第50章 调运粮草(2 / 2)

薛弼又惊又喜,又有些疑惑,心想官家身居皇宫,他是怎么知道金军布防图的?</P>

虽然之前曾派出斥候侦查,但是金军的骑兵太厉害了,派出去的斥候绝大多数都没人回来,而且回来的实际上也没能探测到金军具体的布防情况。</P>

所以他很迷惑,怎么官家却能如此清楚准确的知道整个金军在东京汴梁附近的布防。</P>

但是他不敢问,皇帝不可能跟他解释信息怎么来的。</P>

他拿过来又仔细看了一下,不由得暗自心惊,因为上面每一处有多少人,布置在什么地方,领兵官是谁都清清楚楚。</P>

他却不知道这是赵桓在穿越前阅读了大量的宋朝和金朝的相关文献之后,根据头脑中掌握的文献资料画出来的,准确无误。</P>

如果这份布防图是真的,那么针对饱读兵书的薛弼来说针对性制定作战计划那就是小菜一碟,就像一个高中生做小学一年级数学题一样简单。</P>

他当即答应,开始制定作战计划。</P>

这时,梅执礼已经草拟好了圣旨,赵桓看过后很满意,圈批了一个“可”字,那就是同意下发了。</P>

接着,他对梅执礼说道:</P>

“朕想单靠盐钞是不够的,不仅要供应京城,还要供应全国各个战场,需要大量的粮草和军饷。</P>

好在长江以南我们有辽阔的土地作为我们的后方,我们筹措粮食和军饷不用发愁,但是要找到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保证军队的后勤,首先是粮食。</P>

各个城池的防守需要大量的粮食,才能保证坚壁清野的效果,才能打持久战,光靠本地解决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华北。</P>

在这么多年的战乱中,华北已经千疮百孔,百姓民不聊生,当地已经无法供应,必须从南方调集。</P>

而南方走陆地运粮食耗费太大,必须走水路。”</P>

赵桓读过大量的宋朝文献,如果走陆地运粮食,那是最不划算的一种策略,路上的损耗会占到九成。</P>

也就是说一百斤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如果走陆地的话,运到目的地还能剩下一成的粮食就不错了。</P>

而且,朝廷组织运粮的各种正常和不正常的损耗非常的,因为沿途被雁过拔毛、中饱私囊是普遍现象,根本没办法禁止,都算在了路途损耗之中,赵桓深知这一点。</P>

他对梅执礼说道:</P>

“你替朕再下一道圣旨,给南方各州县,允许当地粮商收购粮食运到北方出售给军队,咱们要按照正常粮价收购。”</P>

梅执礼实在忍不住了说道:</P>

“官家,要是按照正常粮价收购的话,那就太便宜这些粮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