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反应【二合一】(2 / 2)

大魏宫廷 贱宗首席弟子 3014 字 10个月前

当然,这两个愿望,在他无论主动或被动继承王位时,就已宣告破灭。

而在继承王位之后,赵润心中的愿望就变成了一个:在其位、谋其政,既然他成为了魏国的王,那么,就当肩负起作为君王的职责,好生治理他父王赵偲托付给他的国家,使治下魏民能安居乐业。

但也仅仅如此。

是的,对于目前魏国的境况,赵弘润很满意。

还记得许多年前,当六哥赵昭带着其新婚妻子嫆姬回魏国,且之后再次回齐国的时候,赵弘润曾在赵昭面前戏称,说有朝一日他若成为魏国的君主,当兴兵扫灭诸国、一统中原云云。

但事实上,那只不过是赵润的戏言,甚至于当时,他根本没有考虑过日后他还真成为了魏国的君主。

那么试问,如今已经成为魏国君主的赵润,是否还记得当年那一番‘豪言’呢?

以他的记忆力,他当然记得,但未必会当真——毕竟他当年说出口的时候,就没有几分认真,只是在回覆六哥赵昭的调侃而已。

天下共主,是那么简单就能达成的么?

单单一个「中原霸主」,他魏国经历了多少场战争?

更又何况是「天下共主」?

一旦魏国确定以「天下共主」作为目标,那么就意味着,中原其他所有国家,都将成为魏国的敌人,包括目前与魏国结盟的秦国、楚国。

这是一条非常孤独的道路。

他不会因为那所谓的「天下共主」,就让魏国再次承受战火,让他魏国的儿郎,为此诸多牺牲。

至少在他看来,他魏国暂时还没有迈向「天下共主」的实力。

此刻趁机吞并卫国,或者表现出想要吞并卫国的意图,这非但无利于魏国,而且还会遭来中原诸国的警惕与戒心。

百害而无一利!

数日后,卫国濮阳那边的局势愈发艰难,卫王费不得已只能派使者前来大梁,向魏国求援。

礼部尚书杜宥在接待了卫国的使者后,未敢擅做主张,率先请示赵润:他朝廷到底是协助卫王费平定叛乱呢,还是按照介子鸱的主意,扶持卫瑜的儿子卫云继承卫国,借机掌控卫国。

在思忖了片刻后,赵弘润最终做出了决定。

首先,魏国继续承认卫王费对卫国的统治,并出面要求「东军」立刻解散。

其次,他决定将卫瑜的遗孀与其儿女接到大梁,代其将那对儿女抚养长大。

这个决定,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陛下最终还是没有接受你的建议啊……没想到吧,陛下居然会选择支持卫费。”

在得知此事后,温崎在私底下调侃着介子鸱。

但介子鸱却摇了摇头,正色说道:“温大人只看到陛下好似是出面帮了卫费,却未看到,魏卫两国的情谊已就此终结……这也不错!”

温崎愣了愣,在皱着眉头思忖了片刻后,脸上露出了几许古怪的表情。

因为正如介子鸱所言,新君赵润与卫国的关系,在卫瑜死后就已经变得愈发之淡了,这意味什么?这意味着魏卫两国的关系,怕是也不会再向之前那样牢靠。

摇了摇头,温崎强辨说道:“无论如何,反正就是你输了。”

“未见得。”

介子鸱神秘兮兮地笑了笑。

次日,在温崎诧异的目光下,介子鸱在垂拱殿向赵润恳请道:“陛下,您收养卫公子瑜的儿女,怕是希望卫瑜之子卫云日后继承卫国王位,然陛下日理万机,怕是无暇教导卫云,臣愿代劳,代陛下教授卫云学识,请陛下应允。”

温崎愣了愣,随即恍然大悟:居然还有这招?!

温崎能猜到的事,赵弘润当然不可能猜不到,他皱着眉头看着介子鸱:“适可而止,介子。”

介子鸱微微一笑,说道:“试试也无妨嘛……日后的事,谁能说得准呢?”

“……”赵弘润深深看了一眼介子鸱。

他非常清楚若将卫云交给介子鸱教导日后会是什么样子,介子鸱肯定会把卫云教导成‘魏臣’,而非‘卫君’。

不过说实话,朝中还真没有比介子鸱更适合的人选了。

一来是介子鸱的学识才华朝中几乎无人出其右,这是一位十足的王佐之才,二来嘛,待再过几年后,待杜宥等老臣退下来后,以介子鸱的才华,肯定能取代今时今日杜宥的地位,因此作为未来卫君的老师,倒也具备这个资格。

『试试也无妨……么?』

赵弘润沉思了良久,最终还是接受了介子鸱的恳请。

数日后,魏国正式派使者前往濮阳,首先追查了杀害卫公子瑜的凶手。

其实说实话,这个时候追查杀害卫公子瑜的凶手,已经无济于事,因为不能对既定的事实产生什么影响——一来是公子玠根本就没有下令杀害卫公子瑜,魏国当然不可能贸然问罪于公子玠,甚至于将其处死;二来,就算魏国处死了公子玠,也无法改变卫国的君主依旧还是卫费的现实。

这有什么意义?

因此,当公子玠在面临魏国逼问的情况下,惶恐之余将他的下属推出来顶罪时,魏国的使者也没有死咬着这件事不放。

而在得知魏国这边的态度后,卫瑜生前麾下的东军当然是不甘心,谁让魏国轻易就放过了卫王费与卫公子玠,还勒令他们东军就此解散,等待濮阳的收编呢?

不过再不甘心,似夏育、孟贲等人也只是忍下来,一来是不敢得罪魏国,二来,魏王赵润已明确表示要收养卫瑜之子卫云,代为抚养教导——这明摆着就是将卫云作为卫国下一任的君主培养。

这对于东军而言,也算是有所安慰了。

于是乎,在魏国的出面干涉下,卫国的这场内乱逐渐平息起来。

而对于这件事最为不渝的,莫过于加害了卫瑜的真正凶手,萧鸾的左膀右臂金绪。

他在魏国介入卫国之事后,就立刻抽身,离开卫国,悄然潜到了宋郡的「定陶」,满心期待地等着魏国的反应,却万万没有想到,魏国居然是这样的反应。

『……简直不可思议,那赵润居然会放过卫王费与卫公子玠,我还以为他最起码也会扶持卫瑜之子卫云继承卫君之位……这可如何事好?』

漫不经心走在街头,金绪心情着实有些不佳,毕竟此番魏国完全没有表现出想要吞并卫国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他伏为军如何散播类似「魏国威胁论」的谣言,使天下诸国皆对魏国提高戒心呢?

在经过城门口时,告示牌附近有一群人的对话,引起了金绪的注意。

“……魏国「最恶之贼」、南燕侯世子萧鸾,已经伏诛……啧啧啧,最恶之贼,这个家伙了不得的,居然被魏国朝廷冠名「最恶之贼」……”

“萧鸾?那是谁?好似不曾听说过啊……”

“就是魏王悬赏五十万金子取其首级的那个萧鸾啊!……啧啧,五十万两金子,真不知谁人那样走运……”

『……』

正准备经过城门口的金绪听到这些对话,心中一惊,挤开人群来到告示牌前,目瞪口呆地看着告示牌上所张贴的一张祭文,只见上面写着「大魏最恶之贼伏诛」字样,下面则是萧鸾的画像,以及萧鸾的生平介绍。

『怎么……会……』

金绪张了张嘴,只感觉天旋地转。

『公子他……死了?』

无法接受眼前所看到的事物,金绪一屁股瘫坐在地,久久无法动弹。

而与此同时,在魏国的蒲县,亦有一群人围在通告萧鸾伏诛死讯的告示牌前,啧啧议论着。

在这人群中,有一名目测大概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死死盯着告示牌。

这名年轻人,衣着普通仿佛平民子弟,身材略有些消瘦,只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大魏最恶之贼伏诛」字样,盯着萧鸾的画像,面容绷紧,藏在袖子内的双手,亦不自觉地攥起了拳头。

“……”

足足过了半响,这名年轻人长长吐了口气,平静了一下心绪。

随即,他在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面色平静地转身离开了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