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再献策投桃报李(2 / 2)

这个他还真没想到。

不过,这个主意真是妙啊!

比莫先生的那个操作起来可就简单多了。

林幼卿继续道:“官府可以出面帮着他们在城中招工,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招工,这样富户得了廉价的劳工可用,流民们也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你我两便的事,城中富户也就没那么抵触了。其实还是以工代赈的意思,只是牵头的从官府换做了个人。”

“很好!这样既养活了百姓,又免了官府出粮。”

四皇子不吝赞赏,又迫切地询问起来,“还有吗?那城外的众多流民呢”

“当然是从北边运粮过来了。”

“你刚才也应听到了,北边遭了旱灾,已无粮可调了。”

林幼卿微微一笑:“北边虽然遭了天灾,但不代表就真的没粮。”

“什么意思?你是说那边官府的人在欺瞒本皇子?”

林幼卿摇头,道:“有钱人尤其是商人,挣了钱都会设法囤地,地多了,手里的粮自然也多。

“一旦遇上天灾,百姓与官府手里都会缺粮,但唯独地主与粮商手里绝不可能缺粮。相反他们手里肯定攥了大批的粮,正待价而沽,等着发国难财呢。”

“你说的在理!不过,怎么才能让他们低价卖粮呢?”

价钱越低,便能多买些粮,从而救活更多的百姓。

“嗯,殿下这个想法很正常。遇到天灾,官府与朝廷为了造福一方,确实都会想着如何让粮商降低粮价,最好能平价卖粮。但粮商们却都想着,如何才能把手里的粮卖出高价。”

说到这里林幼卿莞尔一笑,问道:

“商人重利。若是反其道而行之,提高粮价,以利诱之,那些人会如何呢?”

四皇子脱口而出:“自然就肯卖粮了。”

“不仅肯卖,还会送粮上门求你买他的粮!

四皇子一脸惊愕:“送粮上门?”

还有这等好事?

若真能如此,他估计做梦都要笑醒了。

林幼卿笑道:“还是那句话,以利诱之,只要出的价足够高,还怕那些唯利是图的粮商不疯狂吗?”

《资本论》中的那段话怎么说来着: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古往今来,这样的事还少吗?

无利不起早,有利盼鸡啼。

“以利诱之?怎么个诱发?给的太多,本皇子手里这点钱可买不了多少粮,杯水车薪罢了。”

四皇子听的心惊胆颤,既觉得这法子实在是妙,又苦于手中银两有限,买不了太多粮食。

“只要让人就近去北边的几个州县里宣扬,蕲州城这边朝廷为赈济灾民,高价购粮,比往年市价高出五到十倍,越早运粮过来,官府给的价越高......”

四皇子摇头果断反驳:

“五到十倍?不行!这也太高了!”

“物以稀为贵,没听过吗?一旦运过来的粮多了,自然也就不值钱了,那时什么价买还不是官府说了算,难道他们还能赌气又把粮运回去不成,就不怕得不偿失吗?”

林幼卿在心里翻白眼,又补了一句,“当然了,最好也别把价压得太狠了,稍微给他们一点甜头,让他们有利可图,下回这一招就还管用。

“嗯,这个法子好!你怎么想到的啊?”四皇子忍不住拍手叫绝。

林幼卿可不敢居功:“我哪有这么聪明啊?不过是在前人的书上看到过,今个听你们说到买粮的事,凑巧记起来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