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午睡醒来。
林幼卿尚未完全醒神,便捧着一小包雨前龙井来上课。
这是昨个晚上她从空间里翻出来的众多名贵茶叶中的一种,想着拿来给莫先生品鉴品鉴。
龙井茶属于绿茶,位于十大名茶之列,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而着称于世。
正适宜夏日来饮用。
见有好茶,莫远山当即不由抚须而笑:“也罢,那就从烹茶教起吧。”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这一句诗大抵说的是武人、粗人,或是年轻人之类。
像莫远山这样有品味的风流名士,自是好茶甚于好酒的。
“你这茶确是难得一见的好茶,但要泡出一壶好茶,却还需讲究用水。正所谓‘水为茶之母’,茶性借水而发,好茶还需好水泡。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水以清、轻、甘、冽、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
“茶味主于甘滑,水泉不甘能损茶味......”
说起泡茶来。
单就一个用水,莫先生就能洋洋洒洒地讲一大篇。
末了,还不忘虑及学生的接受程度:“讲得过多过细,你一时也未必记得住,姑且先记住一点,泡茶须以流动之水为宜。”
这就像上课老师给划出的重点。
林幼卿心领神会,连连点头,表示记住了。
莫先生见之,颇觉孺子可教也,一时兴起,还给弟子讲了一个关于泡茶的小故事:
“前朝徐公有一次途经黄河很想喝茶,可又担心黄河水过于浑浊,煮不出好味道。船夫知晓后,便设法将黄河水澄清后,端来让他煮茶。结果煮出来的茶,味道异乎寻常地好。
“不仅赞曰:‘饮而甘之,尤宜煮茶,不下惠泉。’”
惠泉可是闻名天下的名泉。
那位徐公说澄清后的黄河水不输于惠泉水,足见评价之高。
《红楼梦》中,妙玉的待客茶与体己茶就分别用了不同的水。
林幼卿读到此处时,除了感叹古人喝茶还真讲究外,也很钦佩好茶之人的味觉何以那般敏锐,能分辨得出水质的细微差别来。
后来她有幸喝过一两回好茶,才惊喜的发觉,真正的好茶是“入口微苦,回味清甜”,齿颊留香。
给味蕾带来别样的冲击与享受,这才是独属于茶的魅力所在。
跟她之前喝过的那种廉价的大碗茶,简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今日虽用的是井水,但经过莫先生的一番精心烹煮,最大程度地激发出了茶叶的香味,只觉茶香满室。
茶水入喉之后,回甘爽口。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茶水下肚之后,林幼卿身上残留的最后一丝睡意也消失无踪了,只觉得精神都为之一震,颇有些“便觉身轻欲上天”的舒爽之感。
师生对坐饮了一回茶。
莫先生边替林幼卿续杯,边不经意地道:“关于那位苏大人的事,为师跟你师兄打听了一下。”
闻之,林幼卿神情为之一肃,握杯的手指也不由收紧,追问道:“师兄怎么说?”
“顺之说此事有些棘手。差役押解着官银刚出甘州城两日就被劫了,听逃回来的一两个人说,是倭寇作的案。”
莫先生呷了一口茶,继续道,“不过,据说甘州之前从未闹过倭乱,有人就怀疑会否是哪一伙贼人假扮倭人作案,又说必有官员勾通贼人,不然何以这头银子刚出城,那头就正巧遇上了劫匪?
“案情本就扑朔迷离。
“后来又发了水患,便是还留有什么证据,这一时半会的也无从查起了。这位苏大人是甘州城的主官,丢失官银这样大的一项罪名,自然就落在了他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