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十二年,西班牙人强迫明人缴纳高价的身份证税和租税,遭到了反抗,西班牙人再次集体屠杀明人。
那时明朝政府很忙,崇祯帝正在下禁烟令,明令“嗜烟者死”。
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发生蝗害、旱灾、大饥荒、饿殍遍野!
李自成率五十骑闯河南,饥民起义,聚众达五十万,张献忠在湖北谷城再次反明,建奴屡屡寇边,大明内忧外患自身难保,更无暇顾及海外事务……
南明永历八年,意大利籍神父李科罗,自马尼拉航抵厦门。
郑成功听闻西班牙人在吕宋的暴行,对吕宋的西班牙人非常不满,计划遣使招降,如予拒绝,即派兵略取。
当时在吕宋的汉人有数十万人,人数并不比台湾少。
永历十六年,吕宋的西班牙殖民者,再次屠杀明人。
李科罗携郑成功对吕宋总督国书一份,威吓吕宋当局,有意要出兵协助吕宋华人。
李科罗呈交国书后,再次屠杀明人数千,事后担心郑成功出兵攻击,乃命使者随李科罗来台湾乞和。
郑成功得知明人再次遭到集体屠杀后,勃然大怒,立即决定遣兵南征吕宋,却发现儿子郑经之事,气急攻心,一病而殁。
之后,郑氏王朝内的王位争夺,再无力攻菲。
如此一来,无人继承郑成功维护海外明人权益的遗志。
在吕宋的明人又一次的遭受大规模集体屠杀。
其中有几次屠杀明人事件的幕后黑手,就是这个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自己造的孽,心里能没有逼数吗,遇到明军战舰,他当然不会束手就擒?
还有他多年捞的身家,此时都在战舰之上,一旦明军登舰检查,他多年搜刮化为乌有。
……
虽然挨了两炮,他仍然命令水手调整风帆,拼命向前逃跑。
这么做明显有问题,大明战舰更加不能放过他,甘辉传令:
“文帝号,前方战舰有问题,马上逼停,登船检查,反抗者,杀无赦。”
“喏!”
接到命令,文帝号和崇祯号两艘战舰,立即全速夹击上去。
风帆战舰速度没有蒸汽机驱动的战舰快,又是逆风航行,很快被大明战舰挡住前进航线。
若不是水手经验丰富,快速航行的西班牙风帆战舰,很可能撞上大明战舰。
看到无路可逃,萨尔瓦多无奈,只好让战舰停下,他不敢命令向明舰开炮。
萨尔瓦多很清楚,一旦向大明战舰开炮,大明巨舰会毫不犹豫击沉他们战舰。
“快,打白旗,投降。”
关键时刻,萨尔瓦多拿出杀手锏,立即投降。
西班牙这些年在南洋做尽坏事,为了防止被人惦记,出发后,萨尔瓦多让人清除了战舰上西班牙痕迹。
现在被大明战舰逼停,萨尔瓦多还抱着侥幸心理,他认为只要不报名,保住小命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嘭……”
“对面船上所有人,立即放下武器到甲板集合,不然立即击沉你们战舰。”
刚打出白旗,两艘明军战舰就贴上风帆战舰,风帆战舰船身小很多,顿时一阵剧烈摇晃。
为了警告他们,明军直接往他们战舰上扔一颗手榴弹。
“轰隆隆……”
一阵剧烈爆炸,当场把几个西班牙人炸上半空,落下的都是残肢断臂,萨尔瓦多白眼一翻,顿时吓晕过去……
护送萨尔瓦多西班牙士兵有五十多人,本想出来投降。
突然看到同伴被炸上天,他们全部龟缩在船舱里,丝毫不敢动弹。
看到一颗手榴弹炸死打白旗之人,明军总旗不禁嘿嘿笑道:
“不好意思,失误失误……”
文帝号舰长并没有责怪他们,反而提醒自己麾下:
“小心一些,若有人反抗,立即击毙,再次命令,所有人走出船舱投降!”
随军翻译答应一声,立即拿出大喇叭,把舰长的命令,再次传达给风帆战舰上的西班牙人。
几十个西班牙士兵,不敢违明军抗命令,他们乖乖走上战舰甲板。
一个机灵点的西班牙士兵,担心明军再次扔炸弹,双手急忙高高举手,叫道:
“明军爷爷,千万不要开枪,更不要扔炸弹,我们投降……”
文帝号舰长冷眼看看这些洋鬼子,挥手叫过一个把总:
“命令他们抱头蹲下,率领一百人登舰检查。”
“喏!”
把总领令,立即率领明军登上西班牙战舰,几乎同时,崇祯号上也派出一百人登舰检查。
“所有人,抱头蹲在甲板上,违抗者格杀勿论。”
西班牙士兵闻言,急忙双手抱头,老老实实蹲在甲板上。
把总传令,留下几十人看守俘虏,他们带人进入风帆战舰船舱……
这艘战舰有两层甲板,大约有三十门火炮,主要任务护送前总督回国,水手足够,炮兵并没有配齐。
战舰上大多都是水手,炮兵二十来人,这也是萨尔瓦多不敢开炮的原因之一。
在下面一层船舱里,堆积很多生活用品和木箱,木箱都被钉子钉死,明军把总走到木箱前敲敲木箱。
“嘭嘭”
从木箱发出的声音看,里面装的很满,他弯腰搬一下,木箱很重,居然没有搬动。
把总对军兵一挥手:
“来人,打开木箱。”
“喏!”
两个军兵抽出刺刀,很快撬开一只木箱,木箱里物品立即暴露在众人眼前。
当大家看到木箱里的东西时,不禁惊呼出声,整整一箱,全部都是黄金。
“老大快看,全都是黄金!”
打开木箱的军兵立即大叫,其实不用叫,木箱被撬开时,把总已经看到箱子里满满的黄金。
“再撬,所有木箱全部撬开。”
把总激动之下,立即指着其他木箱,让军兵全部撬开。
几十个明军开始行动起来:
“咔咔咔……”
“哇哇哇……”
所有木箱都被明军士兵撬开,里面全都是金银和珠宝。
这个太让人意外了,在场的明军将士都吃惊的瞪大眼睛,好半天才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