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知府遗孤(1 / 2)

回春药铺 小寒将至 1249 字 10个月前

老蛮忙点头:“说了的。说是功夫好,还会制迷香,懂天象,哦对了,还很熟悉承恩侯府。”</P>

燕回沉思道:“这怕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在我们这地界哪有这样的高人。</P>

“即便有些江湖人有那本事,人家也不熟悉侯府啊。怕是只有与那侯府相熟的人家才可能有这样的人才。”</P>

老蛮愁眉道:“这可如何是好,没法交差啊。”</P>

燕回道:“你去官府如实说就是,你告诉他们我们这片没这样的人,也是帮官府排查了这一片,这也是功劳,周大人不会为难你的。”</P>

老蛮觉得有些道理,也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交差。</P>

新年伊始,各府衙陆续开印。</P>

应天府上下忙碌依旧,周昌压力巨大。</P>

年后第一日大朝,皇帝亲自过问承恩侯遇刺一案。</P>

得知依旧没有眉目,龙颜大怒,将应天府及几大协查衙门痛责了一番。</P>

周昌被骂得灰头土脸,忍不住再次提请要入侯府勘查。</P>

皇帝听了,想起平日端庄大气的侯府老夫人,如今顶着一个光溜溜的脑袋的模样,十分辛苦地将嘴角压了下去。</P>

他还是替侯府拒了周昌的请求,太子和皇后的面子还是要给的。</P>

朝上其他人对周昌深表同情,这自来断案哪有主家不配合的?</P>

也不知承恩侯府究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P>

猜测归猜测,没人会傻到去追问。</P>

没看见皇帝亲自帮侯府在遮掩吗?</P>

散朝后,周昌匆匆回到府衙,属下忙上前禀告,有一疑犯前来举告,但只有面见周大人才会细说。</P>

周昌心里一动,莫非真有了什么可靠消息?</P>

连忙让人将那举告之人带过来。</P>

来人是一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甚是儒雅。</P>

此人见了周昌,连忙跪下,周昌让他起来,此人却执意不起。</P>

周昌见他神色,便屏退左右。</P>

此人见状,便开口道:“多谢大人拨冗相见,小民感激不尽。</P>

“小民以下要向大人所说的事情,谈不上举告,只是一种猜测,然而所说内容或触及圣意裁决之事,乃大逆不道之言。</P>

“小民一向听闻大人清正廉明,广纳谏言,便斗胆求见大人。</P>

“在小民细说事情始末前,恳请大人恕小民妄言之罪。”</P>

周昌心中恼怒:你既知道是有违圣意的事情,还一定要来说给我听。</P>

说完还要我饶了你的罪,这不是为难我吗?</P>

周昌忍住怒火,没好气地道:</P>

“你且说来听听,只要你不是妄加揣测,凭空捏造,本官免了你的罪就是,起来说吧。”</P>

“多谢大人。”来人起来顺势坐在旁边一矮几上,缓缓开口,</P>

“小民乃淮阳人氏,姓汪名盛。</P>

“一月前小民因与同舍馆的人发生争执,封禁搜检时被人举告彻夜未归,被衙差当做刺客疑犯抓了进来。</P>

“所幸大人英明,为小民洗清冤屈... ...”</P>

周昌听得不耐,忙打断他:“直接说重点,其余的就不用多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