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就是先要让百姓记住他们。记住这里有个刚落户的桃源村——孟氏。</P>
孟钰把大部分下人留在村里帮助修整房屋,其余都被他带到镇上负责施粥。</P>
铺子门口架起大大铁锅,热气弥漫中粥香四溢。</P>
铺子门口排起长队。</P>
因孟家铺子分到的米粥比别处浓稠,还外加一个黑面馒头,这两日来排队的百姓也愈来愈多。</P>
“这孟家铺子真是大善,不光粥比别处浓稠,还给咱们多分个馒头,这一碗稠粥拿回家,再倒锅里兑点水,够我们一家三口果腹了呢。”</P>
“这倒是,别处那粥稀的,根本不顶饿,还是这孟家实诚。”</P>
“哎?这孟家也是氏族吗?以前没听说过啊。”</P>
“这个我知道一点,听说这孟家是年前来咱们燕州定居的,以前也是大族,后来没落到乡下村子讨生活,现在好像也就剩两千多人了。”</P>
“管他多少人,这孟氏做事就是讲究,心诚!不然人家一小村落,哪能拿出这么多粮食来救济咱们,肯定是举全村之力拼凑,我们得记恩,以后买东西就来这孟家铺子买。”</P>
“说的是!我们都来买,虽然买不多少,可贵在积少成多嘛。”</P>
排队百姓顶着寒风相互搭话聊天,一中年男子更是迫切奉上自己所知道的消息:</P>
“你们还不知道吧?我听说这孟家所住的桃源村也受灾严重呢,村里人现在都还在祠堂挤着呢,也是这孟家铺子救助的。可是功德一件。”</P>
男子的话果然引来其他百姓关注,纷纷催他再详细说说,男子面色得意,继续道:</P>
“我跟你们说啊~这孟三郎还是举人呢,听说还跟咱们王爷关系不错,没看自从定居做生意都没人敢上门惹事吗。”</P>
“哎呦喂~真的啊?”</P>
…………</P>
寒风凛冽,可听八卦得心却让领粥的百姓心间火热,聊的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