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P>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P>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P>
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P>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檐角安放10个走兽。</P>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P>
中和殿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建筑面积580平方米。</P>
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P>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P>
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P>
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P>
保和殿 保和殿(谨身殿、建极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P>
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长方形,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P>
黄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顶。</P>
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P>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