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河套失守(1 / 2)

匪盛年代 唐祝 1754 字 9个月前

日军对华派遣军西北军军团总司令为原关东军总司令南次郎,由于绥远早就落入了日军之手,所以日军的西北军军团在部队集结完后,直接陈兵黄河边。

马鸿逵这几年经营宁夏,军事,政治,经济都有长足的发展,不但恢复了自己的骑兵队伍,步兵和装甲部队也搞的有声有色。

马鸿逵已经把宁夏经营为他的小王国,由于蒋介石在河南黑过他,还害他父亲搭上了性命,所以现在对国民党中央政府,只是听调不听宣。

马鸿逵已经在黄河宁夏境内这边,沿着黄河修了无数的碉堡和封锁线,后面就是装甲部队和两个军的步兵,还有一个整编骑兵军。

由于宁夏面积是在过于狭小,能养这么多军队,还是依仗着河套平原的优势,两个整编步兵军,一个整编骑兵军,一个装甲团,还有各县保安团等。

南次郎对于孙殿英西进失败的历史还是了解的,他已经做好了打算,在黄河边上跟西北四马军团做个决战,当看到黄河西南岸守军后,他知道西征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对于日军西北军团的西征,不止马鸿逵紧张,在陕北的共产党党中央也紧张,其他三马也紧张,因为日军西进部队有二十万之众,单凭任何一家也不可能独自面对。

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留守兵团总司令是肖劲光,亲率留守兵团的警备第五团和警备第六团,北上宁夏,协助马鸿逵防守宁夏。

如果日军占领了宁夏,这几乎就等于在陕北党中央的头顶悬了一把剑,随时都有坠下来的可能,不得不跟马鸿逵合作一把。

马步芳,马步青和马鸿宾再次出兵宁夏,这次三马都有所保留,因为新疆方面还有苏联第三方面军三个军就在新疆,如果乘虚而入青海和甘肃,西北就真完了。

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之际,只能两害取其重,所以重点对待陈兵黄河北岸的日军西北军团,如果日军西北军团进入甘肃和青海,这可是四马的大后方。

从新疆进青海和宁夏,一个是还把四千多米的高原路程,一个是千里无人烟的戈壁滩,都不是什么好路程,几万大军进来,没什么威胁。

而从宁夏这边西进就不一样了,这边靠近中原,也是三省的富裕区,占了这里,几乎就等于四马失去了地盘,剩贫瘠之地,几乎等于流浪了。

南次郎再次失算了,他故意在这里拖延而不西渡黄河,就是想把四马的兵力都引导河套地区,聚而歼之,他没想到的是八路军会有两个团参战。

三马和马鸿逵以及肖劲光五路人马,把河套地区的黄河沿岸划分为五段,每人各负责一段,骑兵负责救火,装甲部队是最后的依靠。

其他三马都建议马鸿逵将装甲部队开到黄河边上,然后一字撒开,防守黄河绝对有效,而马鸿逵在旬县学到了装甲部队的实战用法,那就是装甲部队集团作战。

马鸿逵的想法是,如果日军万一渡过黄河,依靠骑兵压不住的时候,装甲部队出其不意,绝对可以让过了黄河的日军,付出惨重的代价。

南次郎集中炮火,对马鸿宾的防线进行了重点炮火打击,这种小把戏,让马鸿逵等人一眼望穿,最简单的声东击西战法。

果然南次郎浪费大量炮弹打击马鸿宾的阵线,却是用渡船在河流比较缓和的马步青防御正面进行渡河,南次郎一共找到了四条渡船。

渡河的第一波士兵是日军第一师团步兵第一联队,在大兴安岭西麓被旬县炮兵团杀伤过半,经过三四年的修养,已经恢复了战斗力。

第一师团还是日军最精锐部队之一,但是第一师团所担负的责任比其他十六个常设师团都重的多,谁叫它是第一师团了。

马步青的部队也遭到了炮火打击,三艘渡船非常顺利的就到达了黄河西南岸,比预想中的阻击微弱多了,让上岸的日军都有点恍惚,是不是错过什么了。

马步青派来的部队人数虽然不少,却没参加过几次实战,被日军重炮一炸,各个都跟鸵鸟一样,抱着头撅着屁股,趴在战壕里,等待炮声停止。

这跟旧军阀作战方式有关系,由于旧军阀的武器弹药都有限,先打一阵炮,然后停了再冲,他们还没碰到过炮火延伸射击这一战术。

马步青的阵地居中,就这么被日军第一师团步兵第一联队给破了,日军使用三艘渡船利用临时拉起的绳索,以最快速度渡河。

等马鸿逵派出骑兵赶到的时候,日军已经把对黄河的防御阵地,调整为对河套平原的防御阵地,骑兵的冲锋,也被日军以重火力和炮火支援打退。

南次郎,估摸着电报应该来了,日军西征军团一共有七个师团,三个常设师团和四个新建师团,而黄河北岸的日军,顶多只有三个师团。

南次郎将第九师团,第六师团,第40师团,第41师团,分兵从当年孙殿英进兵宁夏的那一路,既然当年孙殿英能过,相信副司令官关仙之也会做到。

关仙之原本是被罢职了的,由于对华战争扩大,急缺高级将领,关仙之再次被启用,还从一师之长,升级为西北军团副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