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政策改变(1 / 2)

匪盛年代 唐祝 1696 字 9个月前

东北军两支人马这次北上,进入陕北和甘南后,已经没有了出发时的锐气,从士兵到将军都在思考,自己这些人到底怎么了。

人离乡贱!东北军当年入关十多万,东北还有二十多万,丢了东北以后,三十万东北军已经锐减到十六万,还被分散在数处。

四年了,东北军,一直飘零流浪,还从没有过家的感觉,他们在旬县看到了骑兵旅和坦克团,看到了这些人的自豪和安全感,就如同在第二个家乡。

东北军士气低落,就这么消沉的机械的走着,已经丝毫没有战斗意志了,都在想着回家和自己以后出路的问题。

“高粱米,高粱米,东北产的高粱米”这声音一出来,整个东北军都楞了一下,只见路边小道上出来一个又一个担担子的汉子来。

东北军这时候,那里有什么打仗的意思,都停止不前了,原来这几十里路的行军路线上,各处都有高粱米挑子给送上来了。

除了高粱米,还有做东北炖菜的大铁锅以及猪肉,粉条等,这些可都是西北红军也不常吃的东西,都给东北军搬出来了。

“你们是什么人,怎么会有东北的高粱米,还知道我们是东北军”几个旅长,看这一群人没有武器,只有担子,他们就知道了,这群人肯定就是他们要找的西北红军。

在这大西北,能组织这么多人,这么多物资的,也只有西北红军了,因为这一片都是西北红军的地盘。

“我们是西北红军,第二十六军的,这些是我们军长,让我们给东北军兄弟们送过来的东北高粱米和东北炖菜的材料,我们军长说了,要打仗,也等你们吃饱了再打”

“这!”话还没说出口,这些人就拿了扁担,全走了,走的时候,遍地都是安慰和问候关东军士兵声响。

这仗没法打了,这都这样了,还能打起来吗?干脆就地休整,联系东路军再说,西路东北军碰到这种情况,在东路东北军也一样,这会都在吃高粱米饭和大锅炖。

这自古就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还能打仗么,东北军从上到下都憋着一股子怨气,不打日本人,跑到这地方打中国人。

到了甘南和陕北的东北军已经待了五天了,双方却没有发生一次交火,偶尔两边还联欢,第一次唱出了松花江上的故事。

东北军的旅团级将军和高层,也被红军高层邀请去根据地腹地参观,清一水的三八大盖,这让东北军的参观团傻眼了,因为他们用的武器是当年的奉天军工厂仿造三八大盖的。

这真是李鬼遇上了李逵,还有掷弹筒和小钢炮,轻重机枪,这清一水的日军制式装备,如果他们不知道这里是红二十六军驻地,还以为进了日本军营了。

这西北红军还是南京政府情报上连枪都不齐全的部队么?这明显是让东北军来这里跟红军玩两败俱伤的,好一举清除南京政府心头的两块顽疾。

东北军的将领们开会一直到深夜,他们决定南撤,撤回关中,远离是非之地,少帅张学良已经到了西安了,他们没必要在这里跟红军拼命。

东北军撤退的时候,西北红军全体将士送行,备酒备粮,很多东西都是红军战士们吃不上,喝不上的,全都送给了东北军。

刘十三也猜到了刘志丹的退敌方法,就是没想到红军这么下血本,连保安团送的余粮都送给了东北军,走的时候又送酒送吃的。

西北红军的家底,刘十三还是知道的,他力排众议,再次给西北红军送大批粮食,保安团的库存粮食,已经攒到了四年甚至五年份上。

旬县县境内虽然人口已经超过了七十万,但是生产力也随着人口的增加稳步上升,按照早些年定下的粮食管理办法,一直库压最少三年的余粮,这样才能应对乱世中大的世事变化。

旬县有满足七十万人口四年的余粮,这还不算今年马上就要收割的春粮,送一点西北红军几千人的口粮,这还是能做到的,也不是很么难事。

力排众议的原因,是因为旬县高层都不明白,刘十三为什么对西北红军这么好,几百万的枪支弹药只卖了三十万,还搭上了缴获日军的大部分生活物资。

这次西北红军把保安团送他们的粮食和物资,又大方的送给了东北军,而刘十三再次派人给西北红军送粮食,这就超出了旬县高层忍耐度了。

刘十三做什么决定,一直都是会给大家一个可靠的说法的,可是一到对共产党的态度上,就含糊不清,就比如早些年的共产党,都是礼送出境,比对待国民党还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