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罚球线前一步,威斯布鲁克在易建联补防之前,完成一记僵尸跳投。
“唰!”
威斯布鲁克现在僵尸跳投准星不错,是他进攻端的常规武器。
杜兰特虽说被李衍看得很惨,但也牵制住了李衍的精力。
李衍一时间也分不开身来协防。
进球之后,威斯布鲁克霸气地迈起了大步。
他拍着胸对着摄像机镜头怒吼。
全场的氛围被瞬间点燃,看威斯布鲁克打球让人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雷霆队士气大振,多核心阵容最大的好处就是抗风险能力强。
一个核心的状态不好,会有其他核心顶上来。
平行世界,凯尔特人开启多巨头模式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凯文-加内特一句“别让忠诚害了你”,詹姆斯开启“决定一”。
随后,便是“决定二”和杜兰特“投敌”,这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有了“联盟超巨”的示范引路,便再也没有球星和球队愿意慢慢打磨阵容,从此NbA联盟进入“大抱团”时代。
现在,尼克斯的强大似乎让这样的趋势来得更快了。
半场结束。
尼克斯队59比57领先雷霆队2分。
李衍打满上半场,砍下31分5助攻4篮板2抢断2盖帽的疯狂数据。
雷霆队那边,杜兰特19分、威斯布鲁克16分、库里13分,雷霆三少合砍48分。
李衍在防守端的表现丝毫不弱于进攻端,不管是防守威斯布鲁克还是杜兰特,效果都是立竿见影。
只是雷霆队的得分点太多了,李衍按住威斯布鲁克,杜兰特就爆了,他把尼克斯的锋线群从头锤到尾。
李衍去盯杜兰特,威斯布鲁克又嗨了,他把尼克斯的防线冲击得千疮百孔。
没有了小加索尔和兰多夫,对于尼克斯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尼克斯内线的护筐能力下降严重,易建联对抗不足,pJ-塔克身高太矮。
奥尼尔续航太短,小乔丹也是顾此失彼。
事实上,这套阵容放在绝大多数场合完全够用,只是遇到了雷霆队。
跟平行时空相比,雷霆队的实力甚至要更胜一筹,库里在外线的牵制帮助杜威二人拉扯出更大的空间。
更衣室内,李衍大口补充着水分。
雷霆队的状态很好,他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伊塞亚-托马斯也不装逼了,直接开启最强战术——把球交给李衍。
“李,下半场还得靠你了,雷霆队内外很均衡,没有特别好的机会。”
伊塞亚-托马斯说道:“回去我们再研究,他们是我们的劲敌。”
“好。”李衍点了点头:“我尽力。”
主队的更衣室。
比分落后并没有打击到雷霆队的信心。
主教练布鲁克斯觉得雷霆队上半场打得很好,虽然李衍拿到了31分,但是雷霆队对于尼克斯其他球员的限制还是到位的。
这说明防守策略没有太大的问题。
下半场,布鲁克斯还是将重心放在切断李衍跟队友之间的联系,重点限制李衍通过传球带动球队。
布鲁克斯并不害怕李衍一人的爆发,因为雷霆队这边的攻击力同样凶猛。
对轰的话,杜兰特不是李衍的对手,但是加上威斯布鲁克和库里情况就不一样了。
下半场开始,两队易边再战。
尼克斯这边,李衍回到1号位,雷-阿伦2号位,易建联3号位,塔克4号位,奥尼尔5号位。
雷霆队那边为本场首发阵容:威斯布鲁克、库里、杜兰特、伊巴卡和帕金斯。
雷霆队的进攻。
威斯布鲁克将球带过半场就把球交给了杜兰特。
雷霆队的战术也很明朗了,李衍防守威斯布鲁克,就让杜兰特主攻。
李衍防守杜兰特,就威斯布鲁克主攻。
这样的“躲猫猫”战术突现了雷霆队对于李衍的充分“尊重”。
于佳感慨道:“雷霆队太不讲武德了,他们绕着李衍走,这就难了,尼克斯这边李衍是强点,但其他位置的优势并不明显。”
杜兰特拿球后,示意拉开,他要单打易建联。
连续的试探步之后,杜兰特启动开始变向。
易建联的防守很到位,没有失去位置。
但是杜兰特的进攻突出一个不讲理,立棍之后起身干拔。
“唰!”篮球精准入筐。
59比60!雷霆队反超了比分。
现场响起了mVp的欢呼声,看台上的球迷热情高涨。
“李,你不来防我吗?”杜兰特冲李衍放着大话。
李衍没有鸟杜兰特,他看清了雷霆队的想法,躲着自己进攻确实是种办法。
尼克斯的进攻。
李衍持球来到前场,雷霆队依然没有夹击的想法。
威斯布鲁克跟“斗牛犬”一样勇猛,但是他很难阻止李衍。
不过李衍并没有继续个人进攻表演,奥尼尔在场上,李衍给到“大鲨鱼”最大程度上的支持。
他将球喂给低位的奥尼尔。
奥尼尔背身一顶,随即双手暴扣篮球入墩。
今晚奥尼尔是除了李衍之外尼克斯队表现最好的球员。
反而是易建联发挥一般,他在防守端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在进攻端迟迟找不到手感。
跟易建联相似的还有雷-阿伦,库里跟泥鳅一样滑溜,雷-阿伦被搞得很烦躁。
情绪的波动严重影响雷-阿伦在进攻端的心态,他罕见地错失了两个大空位。
不过对于李衍来说这不是问题,他已经开启了得分模式。
慢慢持球抵达前场之后,李衍在三分线前一步的位置,突然干拔起身,拨球出手。
防守他的威斯布鲁克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篮球划过美丽的弧线,“唰!”空心入网。
雷霆队的主场气势为之一滞。
对于看台上的主场球迷来说,李衍就是最讨厌的人。
每次雷霆队吹响冲锋号,总会被李衍给按灭。
比赛的局势依旧焦灼,雷霆队主教练布鲁克斯在场边喊道:
“坚持住,李不可能一直这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