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之上从来都是形势比人强,当初五万蛮兵出山的时候,石虎也曾信心满满,自以为能够一举拔城!</P>
可现在攻守之势互换,再要继续坚持下去,指不定就要被敌军一网打尽了!</P>
第二天一大早,石虎满怀恨意的看了一眼临沅城,立马带兵折返沅陵县。</P>
从临沅城赶回沅陵县,如果急行军只需要两三天即可到达。</P>
因为担心吕军骑兵追上来,所以石虎等人离开大营之后,很快就直奔壶头山方向。</P>
建安五年,十月初一,壶头山外。</P>
“报!几位大王,前方不远处就要入山了。”</P>
“前方兄弟们请示,咱们是走水路,还是走山路?”</P>
从壶头山去往沅陵县,一共有两条路可选。</P>
第一条就是走山路,直接越过壶头山,当初五万大军出发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路。</P>
但是山路崎岖难行,也就是这些蛮兵经常在大山之中生活,所以才能勉强通过。</P>
若是换了汉军士卒前来,因为走不惯山路,其实是很难通行的。</P>
至于另外一条路,是从壶头山北部的沅江之上,乘坐竹筏等物涉水而上去往沅陵县。</P>
可现在回去,是逆水行舟,而且短时间内,上哪准备这么多小船竹筏?</P>
石虎面色阴沉的开口道:“走山路吧,后方敌军就跟在我们屁股后面呢!”</P>
“只要进了山,他们自然就跟不上了!”</P>
乌尔突点头道:“走山路确实比较稳妥一些,水路的话,一来是我们现在没有这么多小船竹筏。”</P>
“二来则是,这逆流而上其实行进速度也不会太快。”</P>
“最后就是,眼下已经到了冬月,天气寒冷,江面之上潮气太大,只怕军中儿郎未必顶得住!”</P>
沙摩柯点头道:“传令,告诉前方兄弟们,准备入山!”</P>
壶头山上,吕军驻地。</P>
曹沫在武陵郡多年,早已经算上此处地头蛇了,他对于郡内的山川地理,早已经非常熟悉。</P>
当初五万蛮兵浩浩荡荡奔赴临沅城的时候,曹沫带着自己手下三千人,直接越过沅江北上数里,然后又绕路进入壶头山。</P>
因为准备充足,再加上石虎等人气势正盛,根本没有料到吕军在这个时候还敢分兵。</P>
所以曹沫所部三千军,这几天一直都在壶头山高处布置防御工事!</P>
最开始的时候,曹沫是想要挖掘壕沟阻挡敌军向前。</P>
然后在壕沟两侧布置强弓硬弩,再加上巨石滚落进行拦路。</P>
可惜山石太过坚硬,挖了半天也就是凿个坑而已,想要挖成壕沟实在太难了!</P>
所以曹沫只能转变思路,一边在山路两侧的高处设置强弓硬弩。</P>
一边在山路之上布置防御工事,用重重鹿角进行阻拦。</P>
最后则是提前将一颗颗巨石搬到高处,只等到敌军赶到之后,再从上而下用滚石去进行阻拦!</P>
经过连续两三天的布置之后,防御工事终于基本成型。</P>
就在曹沫跟副将周昌查漏补缺的时候,忽然有斥候从山下气喘吁吁飞奔而来。</P>
“报!将军,前方斥候探报,敌军已经入山了!”</P>
曹沫跟周昌对视一眼之后,立即开口道。</P>
“敌军总兵力约有多少人?是否携带重型武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