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波隆多罗阇内心忍不住想到,看来他们也要学一学,拉近与大明的关系。
“那你们南王怎么没有派人来?”
据波隆多罗阇所知,高丽的北王和大王前后派了使臣,都以高丽为名,唯独南王的人还没有到,如果不是大明皇帝陛下的脚步很慢,说不定仪式完了,也没有高丽南王的人。
与别的藩国不同,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高丽的使臣缺席,必然是否定出席。
“高丽南王狼子野心,迟早引来大祸。”
柳滨想也不想的说道。
打压高丽南王在上朝的影响力,无论北王还是大王都在这么做。
大明并没有说高丽南王要造反,反倒是高丽的国王和北王,孜孜不倦的说高丽南王要造反,上朝需要提防,气的高丽南王牙痒痒。
“看来大明各方并不安定。”
波隆多罗阇记住了这个收集到的信心,内心的信心又高涨了三分。
“缅甸的不稳,高丽的不稳,还有西域西边。”又想到了大明北方的大拉练,集结了不少的军队,连南方的军队都被调动,波隆多罗阇对于局势越发的明朗。
虽然大明有十成的力气,可并不能用在一处。
拖。
拖垮大明。
波隆多罗阇如此想到,不求正面打败大明军队,靠着国内的老林子,才是正确的方法,一种新的思路,在波隆多罗阇脑海里成型。
礼部提供的居住区,暹罗国使臣的隔壁院子,住着吉达国和龙牙迦邈国的使臣。
这两个藩国与暹罗属于邻国。
常年受暹罗的欺凌,所以两个藩国的使臣对大明很归顺,反而不怎么理会暹罗的人,波隆多罗阇试着缓和双方的关系,结果吃了闭门羹。
暹罗杀害了素可泰的国王,彻底吞并了这个地区,引起了邻国们的不安。
他们需要大明压制暹罗。
“如果没有大明,我们南洋早就充满了战争,只有大明才能保障南洋的和平。”
两国用在土话交流。
高丽这样的国家,大明官话在上层并不是陌生的语言,所以许多人都能说,他们两国,包括他们自己,对大明话说的不流利。
南洋一词最早大概出现在明朝。
明朝人口迅速膨胀,加之朝廷禁海,导致民间海外贸易受阻,以及渔民生活艰难。
福建等地的粮食产量,无法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这种背景下,东南沿海许多福建广东人只能出海往南寻求新的生路。
他们离开故土,大概以偷渡的方式来到了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印尼群岛等地,在这些地方耕作或做生意。当时,就被称为“下南洋”
这是一种行为,至于南洋到底是哪里并不十分明确。
今非昔比,不过南洋的词汇仍然兴起。
日本历史上也有这个词汇。
他们最早认为西方人是从南洋来的,虽然西方人的确是这个方向抵达的日本。
中国古代。
“海”在汉文旧籍中中指大面积的水域;“洋”则指某个具体的海洋水域。
因此才有古代一些非常大的湖,被称呼为海的叫法。
打扮成吏员的锦衣卫,悄悄的收集各国的信息,整理成册。
文华殿。
“皇上抵达京城,一个月的功夫应该能到。”
官员回报。
“催一催父皇。”
“总不能年关才到。”
朱高炽得知后,吩咐道。
这天气,不定什么时候下雪,不光耽误功夫,也影响大明的典礼,总不能各大小藩国等待一场空。
按照现在的速度,每个地方停一停,猴年马月才能到。
最好直接乘坐火车抵达京城。
“高丽南王怎么回事?”
朱高炽又问道。
无论高丽南王要不要造反,与情与理,派来使者才是最正确的方式,起码能麻痹大明不是么,如此全天下的面扫大明的脸面,岂不是背道而驰。
“已经打探清楚,高丽南王很早就派了使臣团队,不过他们乘坐的船只撞到了礁石,发生了海难,全员没有得到消息,估计已经葬身大海。”
礼部官员感叹道。
大海并不是固定的,包括礁石也会起伏,甚至改变位置。
同样的海域。
原来此处没有礁石,某一天可能长起来,原来有的,也可能哪天落下去,更甚至转移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沿海地区的航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否则也没有近海出现那么多触礁而沉的船只了。
所以船只最重要的永远是经验丰富的船老大,他们可以通过肉眼判断,海平面下有没有礁石的存在,最大力度的保障航行的顺利。
不过人不是探测机器,总会有疏漏的时候。
大明的船只前往了高丽以南,双方最终得出的结论,大明的官员祭奠了高丽南王的使臣,送出了一笔礼金,算是告慰这些人,高丽南王也重新派出了使团。
其中一名牺牲使臣的家属,提出希望迁居到大明,礼部商量后,给予了同意。
不过这点小事,礼部官员并没有上报。
不管是高丽,甚至倭国也有大户人家搬迁至大明,连渤尼国的老国王死了都不愿意离开大明,何况别的人呢,南洋不少藩国的人才涌入大明。
随着人才的涌入,为大明国内提供了更多的视野。
例如中亚地区的织法,南洋地区的一些花纹和制布工艺,虽然比较路后,可是他们的做法却很新颖,与大明内地有不同的风格。
经过摸索后,浙江的纺织商人们,也发明了一种新的梭织织法。
新的布料特性,裁剪后的衣服更为的菱角分明,让工字衣、中字衣等款式的服装,人们传上去非常的挺拔,大受市场的欢迎。
虽然不如棉衣外套保暖,可比棉衣款式要好看。
还有中亚地区的制炮工艺等。
宋朝的火器经过蒙古人带到了中亚地区,又从中亚传入西亚,然后在西班牙地区流传开,最后于西方兴起,反倒是发明火器的国家禁止了火器发展。
虽然大明有了更先进的火炮,可是中亚地区的工艺,能为大明的工匠们提供新的角度,也有自身的长处,值得大明学习。
西征军部分返回了内地。
一支支的军队抵达京城,参加大明阅兵典礼。
各大报纸刊登军中的英雄人物。
——
京城以。
附属县区的上元工农子弟小学。
教室内。
“面对穷凶极恶的帖木儿的逼问,无视身前明晃晃的兵刃,杨忠先生平静的说道,:“帖木儿大汗,您拖欠大明的税赋,应该补缴了。””
“轻飘飘的一句话,震慑住了所有人,恼羞成怒的帖木儿,下令杀害杨忠先生,并且用了恶劣的残忍手段。”
台上。
一名先生读着课本。
下面的学生们听得气愤无比。
先生念完后,早已经泪流满面,他虽然没有身临其境,可是却感受到了当时的场景,以及杨忠先生的志向和无畏精神。
放下了手中的课本,先生用包含感情的目光,期盼的看着学生们。
“你们是大明的未来,成长的花圃。”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前几年发生的事情。”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我不奢望你们记住前人的奉献,只希望你们能牢记历史,你们能安宁的坐在教室内,过着美好的生活,享受人生的奢侈。”
“但是你们需要记住的是,这并不是你们与生俱来的权力,而是先民们为你们奋斗赢来的生活。”
“所以你们才能活在美好的生活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那么你们有义务把这颗大树传承下去,不光是你们这代人享受完了,就可以不在乎下一代了,而是需要牢记,薪火代代相传。”
先生看着教室内的孩子们。
这些孩子中。
有多少能传袭先民精神,又有多少是不在乎的,无所谓的态度,先生无从而知,但是他坚定的认为,这批孩子中,总会有能扛起薪火的人。
因为每代人都有扛起薪火的新生代,才让中华文明代代传承下来。
太祖皇帝。
无疑就是他们那代扛起薪火大旗的佼佼者。
先生希望自己教出的学生们,同样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心学很快在学校里流传起来。
以良知为根基,格物致知,辨明原理,正确的认清事物发展,懂得社会运转,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方能光明正大,知行合一。
正如后世所言。
临终前回想自己一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不畏惧权威。
不会因为利益去做违法犯忌的事情。
扛起家庭的责任,努力的工作,赡养双亲,夫妻和睦,教育子女,生活和美,方不负此生。
怎么样才能做到呢?
首先认清楚自己,心学教导人们,怎样成为一个顺着自己心意,又不违背良知,并且内心强大,不为外物所所动摇的人。
否则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在利益面前无法保持本心,一生都会活的很辛苦。
也可以看成如何不成为讨好型人格,不要去和人攀比等等的简单看法。这样的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以最好的心态去面对。
因此永乐四年冬。
大批的参加了社会实践,又经过了考核的读书人们奔赴大明边疆各地。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没有人觉得自己吃亏了,因为他们的内心知道公平二字。
而他们的内心。
让他们强大无比,并不认为自己不划算,吃了亏,因为他们从心,无愧于天地,哪怕是在皇帝面前,也能昂其头来。
这才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皇帝的权威,也无法让读书人们感到畏惧。
因为他们内心强大。
正如后世发展起来的,普通人都敢指责总统,那怕知道总统手中的资源,稍微照顾点自己,就能获得巨大的利益,可是没有人在乎。
反之。
贪婪别人手中的资源,又如何硬的起腰杆,必然献上谄媚,对方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小人模样。
人的行为来源于思想。
社会由人组建成。
什么样的人构建什么样的社会。
所以社会风气是由当下的人们所造就的,充满了抱怨的社会,并不是前人不行,也不是后人不行,而是当下的人们不行。
不能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明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道理,却不能从心做事。
正如英国专利法的施行。
是初期充满了抗争精神的工匠们,哪怕无数次的失败,仍然向权贵们们抗衡,前仆后继的奋斗下,才迎来了专利法在英国的真正落实。
没有当时时代人们的行为,专利法也不过口号而已。
大批的士兵返回国内,大批的读书人离开国内。
大明皇帝朱棣。
抵达京城。
这一天。
万国来朝,恭贺大明。
数万将士阅兵京城,震撼天下诸国。
盛况通过大明报纸刊登全国。
在大明永乐四年的元宵节,举国欢庆,各地欢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