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忍不住思考。
交给纪纲是不行的,锦衣卫的存在,已经让许多人无法接受,再让锦衣卫来督办大案,恐怕会引起许多人的恐慌,得不偿失。
金忠去了亦力把里行省,吕震郁新等人也不适合。
勋贵不放心。
耿炳文也不行。
朱高炽最后想到了二舅徐增寿。
大舅肯定是不行的。
徐增寿这些年来名分虽高,可是实权不足,还要为他找个帮手,朱高炽又想到了大姐夫袁容,心思逐渐的明朗起来。
其实袁容比徐增寿更合适。
但是考虑辈分问题,出面的还是徐增寿,袁容在后面做事。
不久。
北平的大明工局先动手。
一切张家商行的订单,合作项目等,遭到了大明工局的减少。
先是拖延结款,北平行省焦炭炼制各厂也把张家送来的煤矿延后,张家的管事发现,他们张家的煤矿其实已经被炼制成焦炭,运送到了别处。
张家的大管事立马与北平炼制一厂的负责人联系。
“你们张家的煤矿,在我们的仓库里,你们可以去看,也可以自行拖回去。”
负责人理直气壮的说道。
闻言,大管事无言以对。
每日进出焦炭炼制厂的煤炭不知道有多少,这个过程里,焦炭炼制厂仓库里的煤矿永远是满的,煤块又没有写名字说明是哪家的。
运输到焦炭炼制厂的火车,经过称重后,双方确认入册,直接倒入仓库区。
主要两种合作模式。
一种是主家在焦炭炼制厂加工,然后运走,有自己的渠道去向,还有一种则是直接向焦炭炼制厂售卖煤矿,后面就不管了。
张家商行不光有煤矿区,还建立了自己的冶铁厂,自然选择前者,利益最大化。
所以根据册子的日期,焦炭炼制厂每个月会定期向张家商行交付规定的焦炭数量,采用粮票结算的方式,这个过程已经合作了十几年。
同时。
如此大批量的交易,税赋等等,也在交易过程中完成。
现在焦炭炼制厂“不炼制”张家商行的煤矿,张家商行如果按照对方所言,把煤炭拉回去,因为生产链上没有这样的工序,还需要单独安排人来采挖,加上运输的成本,还有张家商行的仓库也不足。
处于利益还是储蓄方面考虑,张家商行并没有这样的能力。
这可不是几千斤几万斤的煤块。
更不提张家商行的冶铁厂储备的焦炭储量已经见底,没有焦炭炼制厂的焦炭,各炉都要熄火,熄火后,那些大成本修建的高炉就废了。
简而言之。
焦炭炼制厂的出手,直接让张家商行陷入了灭顶之灾的危机。
从生产链到销路,全体系的崩溃。
“欺人太甚。”
张贤才破口大骂,嘴角上的大燎泡,疼的他几日睡不安稳。
“凭什么不允许我们商人创办焦炭炼制厂,我就知道,大明工局没安好心。”
大明工局放开了许多的行业。
但也有些行业不允许民间资本插手,除了教育行业等,焦炭炼制行业也是大明工局垄断的行业,谁开办就查封谁。
焦炭行业的利益,让许多人眼馋,而这个行业的重要性,人们不是傻子,多少能隐约了解。
不过。
这是十几年来,大明工局第一次对付商行。很粗暴,可却很有力,张家商行毫无反抗之力,人们终于知道大明工局的能量。
人们眼中的庞然大物张家,直接陷入了死境。
北平的各煤矿商人们,看到了张家的处境,越发的不敢出头,按照大明工局的布局下做事。
才半个月的时间。
张家就投降了。
张贤才托关系见到大明工局的大掌柜,希望对方能手下留情,给张家一条活路。
高珍很忙。
抽空见了张贤才。
听到张贤才的话,高珍忍不住笑了。
果然是虎父犬子。
不怕子孙无能,就怕子孙不自量力,以张德辉老东家的遗产和遗留的关系,张家子弟吃个百年都没有问题,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自己答应见对方,也算是向故去的张德辉给了个交代。
高珍见了张贤才,说了不到三句话,就让人请出张贤才。
望着大明工局四个字,张贤才第一次感受到了寒冷,内心终于迷茫了起来,他突然间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走下去。
明明大好时机,仿佛处处都是商机。
以张家的实力和威望,张贤才一直觉得大有可为,一直埋怨父亲太保守,不懂商业之道。
可不知道为什么。
自己越是用力,张家面临的阻碍越多,让人非常的不满。
这些阻力,让张家商业的扩张受到了限制。
那些工民联合部的约束,张贤才就不提了,还有方方面面的限制,让张家商行根本无法全力探索利益,无法最大效率的扩张。
“为何如此。”
张贤才喃喃道。
父亲逝去才不到三个月而已啊。
张家先被拿下,断去了资金输送,不久后,秦王府、齐王府、楚王府先后被调查,引发了京城内外的震动。
一次查三个王府。
人们连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如此震撼的消息,每个人都忍不住的关注。
越打听,越多的人闭嘴。
随后。
锦衣卫也跟着出动。
连锦衣卫都动了,事态越发的严重起来。
有说三王联手造反的。
还有说有人准备刺杀太子殿下。
众说纷纭,谁也没有真凭实据,不过呢,这样的大局势下,没有商人再敢出头反对遗产税法,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涉及到了皇权。
遗产税法争一争是利,被皇权影响到了,那就是要命了。
太子殿下虽然随和,和太子殿下终归是皇族,就算太子殿下仁和,他手下的人也不会让步的,历来都是最凶险的大事。
又过了一段时间。
齐王,楚王,秦王。
三王被废。
并且指出他们所犯的罪行。
养刺客和死士,私造盔甲火器,谋害朝廷命官
每一件都是造反的大案。
证据确凿。
由三法司审定三王的后事,是杀是囚,还没有最终的决定,但是三王府的王爵被取消,下面参与的人,也被关押了起来。
其中就有张家商行。
张家商行参与了齐王府的事宜,与齐王府合股,为齐王府输送了不少的利益,否则齐王府也做不成这许多事。
张家好解决。
可张家商行养活了那么多的工人该怎么办。
关于张家商行的困境,朱高炽亲自批复,优先保障工人们的生计,最大程度的避免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下滑,民生放在第一位。
既然如此。
经过内阁和一些人的商议,最后大明工局出面,邀请了合记商行,周家商行,周记商行,郭记商行等等。
“张家的冶铁厂,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要熄炉,为了保住高炉,和工人们的工作,将会由大明工局下的冶铁总部收购。”
高珍平静的说道。
众人没有说话,仿佛没有意见。
高珍知道众人意见很大。
大明工局多年来其实在萎缩,体量虽然越来越大,可涉及的行业,却在不断的退缩,如今吞并的态势,恐怕在场的大商人们,内心指不定怎么想呢。
高珍并不在意他们的想法。
大明工局的所有利益上交朝廷,推动大明的发展,大明工局更不会偷税漏税,同时,对于工民联合部的规章制度从来不会违背。
不少的声音响起,认为应该取缔商行,不应该由大明工局让利。
当下大明商业的一切,多半是大明工局让出来的。
总之。
由大明工局替代商人们的声音并不少,这也是商人们努力试探的原因之一,张贤才多次与朝廷唱反调,也有一部分的原因。
现在大明工局的动作,引发了民间商行们的不安。
“朝廷的旨意很明确,保张家商行工人们的活计,至于张家,除了偷税漏税,还有与宗室勾结等大罪,光朝廷的罚款,张家账上所有的资金都不够。”
“为了工人们的生计考虑,决定罚款只针对张家,张家商行的公账则不动,不但如此,还要调拨资金,稳住张家商行的渠道。”
“朝廷决定,由大明工局和各商行组办资产清查小组,除了了解张家商行的渠道,还有评估等,最后进行拍卖,在保住工人们的生计为前提下,由各商行接手。”
随着高珍的解释,众人内心才松了口气。
这个几月来他们也憋的很辛苦。
如今尘埃落定,谁都希望事情尽快的过去,不要妨碍大家挣钱,挣钱不香么,打打杀杀的多不好。
张德辉死后不到一年。
托他儿子的宏图志向,张家商行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张家的结果。
让许多的商行反思了起来,该如何避免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