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遗产税(1 / 2)

永乐二年九月。

陕西境内。

泾阳、三原、醴泉、高陵、临潼.各地的军户农户被组织了起来,在当地官府的带领下,复修当地最大的洪渠堰。

百姓们热火朝天。

妇孺也顶半边天,她们做饭送水。

一名老人坐在安静的树下,脑袋枕在膝盖上,仿佛睡着了一样,眯着眼睛打量中午休息的人们。

“周叔。”

“您年龄大了,回去歇息吧。”

六十岁以上的老者,并不用参加,村里的后生劝慰道。

鞑靼地区的阿只里山,有个叫做宛在达的地方,此地区的人,年老后会自杀,然后被分食,根据当地的说法,叫做恤双亲之苦劳而葬之于腹,不忍弃于山中。

因为被大明人用文字记载下来,所以流传于后世。

大明不用如此。

除非经济破产的时候。

大明经济破产的时候,下限就是别的地区的常态。

老人摇了摇头。

人生七十古来稀,他想要多看看。

村里的后生们为老人送来食物,因为是为自己翻修水渠,官府只负责提供口粮,并且会提供一批机器和农具,但没有工钱。

村里的人不会偷懒。

哪家的劳动力敢不参加,在村里是生存不下去的。

大瓷碗堆满了陕西的特色面食,上面撒了辣油,看得人胃口大开,老人拿起筷子,大口的吃起来,他从来不会浪费食物。

吃完后,老人惬意的打了个饱嗝。

“老咯。”

年轻的时候,他可以干下一大盆,如今只一碗,就让他撑的慌。

老人就是一部活历史。

老人从树下爬起来,笼着袖口,碗也不收拾,仿佛忘记了一般,不知道走去哪里去了。

“这里怎么有个碗?”

“老周叔刚才不在这里吗。”

路过的人没有在意,捡起空碗,不久,土地上的人们又开始了劳动。

种田。

可不是撒下种子就可以了的。

老人走在沟渠上。

口里的牙齿所剩无几,干瘪的脸上,犹如枯树皮一般,越走他的脚步越快。

“奇了怪了。”

“那是老周叔不?老周叔越活越年轻啊,走的比后生们都快。”

有人看到了老人的动静,好奇的感慨。

“看见俺爹没?”

“没有。”

两名汉子到处打听。

“看见了,刚才都在这里,怎么一不留神就不见了呢。”

老人走着走着,逐渐走累了。

他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小时候,家里穷的很,每天都饿得慌,从来不知道吃饱的滋味。

从出生的那天。

这里并没有沟渠,到处都是牧地啊。

原来这片土地,自古以来的模样,却是这样的,老人望着四周的水渠,一片又一片的良田,“可惜啊。”

老人感叹。

儿时一起玩耍的伙伴,如今只剩下了自己,许多小伙伴没长大,还有人看不到如今的光景。

自从良田变牧地以来,近百年间,各田水道完全堵塞,河水常常不能得到治理,粮食减产,人均口粮下降,人口大倒退。

如今村里的人丁兴旺。

到处是孩童,每日热闹的很,甚至让老人烦躁。

以前可不是这样。

村里哪里有如此多的人。

北宋的陕西,有一百五十万户,北宋的陕西还是边地。

到了元末明初,偌大的陕西只有二十余万户。

大明洪武元年八月,拿下前元大都,随后西进,相继收复陕西和山西两个行省,消息传回金陵,金陵在制定政策,第二年四月就正式设置陕西和山西行省。

加上大军行军的时间,消息传递的时间。

说明了什么?

明军在两地就没有打什么仗,那么陕西的人口去哪里了?

百年的治理,还处于元朝的内地,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急速的消减,到了灭绝的红线上,生产力下滑之深,有史以来闻所未闻之事。

老人活了七十多年。

他找了块土疙瘩坐下,锤了锤膝盖。

“圣人真不错。”

老人感叹。

他们开始并不知道劳什子大明,只是后来啊,朝廷派来了许多官,年年兴修水利,他们这里也修了,当初好多人抱怨呢。

这条沟渠被取名洪渠堰。

不光他们这里,隔壁的泾阳、三原、醴泉、高陵、临潼几县都受益,听说光这条沟渠,灌溉了近百万亩的田地。

还记得洪武十七年。

那时候自己还干的动,一样的抱怨皇帝多事。

望着脚底下的沟渠,老人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情,这条沟渠,养活了他一大家子,他的儿子,孙子,孙子的儿子们,世世代代就要指望这条沟渠。

圣人还是对的。

老人忍不住想道。

“老大家的四娃,非要吵着去当兵,要把家里改成军户,这娃得打,现在看到当军户的好处,当兵可是要打仗的。”

老人活了一辈子,不羡慕别人军户。

他认为当兵不好。

“还有老三家的娃娃,倒是会读书的,回头都跟老三说说,只要娃能读书,砸锅卖铁也要供着咧。”

老人想着想着。

嘴角不知不觉露出微笑。

微风拂过。

老人身下的衣角被吹动,有一块其他颜色的补丁,是儿媳妇为他缝补的,针线密集,做工仔细,看来用了不少的心思。

“呱呱。”

青蛙跳入沟渠中,远处找来了几人。

“爹。”

“爹。”

“祖父!”

几人大惊,随后痛哭,纷纷跪倒在老人身前。

——

京城。

文华殿。

“洪武十七年,太祖皇帝分别派遣国子生及有才能的人,普遍地前往全国各地,监督兴修水利,成为常例。”

户部尚书郁新,奏报各地事宜。

各地清丈田亩,并调查各地的水利灌溉工程,需要从头梳理。

“截止洪武二十七年,修建的通塘堰,共计开通四万零九百八十七处。”

“日后的维护,有的役使本境,有的靠邻县帮助,有的由官府供给材料,有的开采山场,有的农闲时聚集工役,有的随时完工,有的派遣大臣督促完成。”

从和州铜城堰,兴安灵渠到上海胡家港、登州蓬莱阁河河道、彭州都江堰、磁州漳河溃决堤岸,甚至掘荆州岳山坝来灌溉百姓田地。

农业上面的技术,古代已经玩出了花来。

连堤坝都敢。

其余各地不提。

陕西的超级大工程之一的洪渠堰,灌溉泾阳、三原、醴泉、高陵、临潼田地二百多里,洪武三十一年复修,并且疏浚渠道十万三千多丈,达到六百多里。

泾阳洪渠堰灌溉五县田地八千四百多顷,也就是八十四万余亩。

大明这样的一个农业工程,只不过是陕西境内的一府之地的项目,却可以养活当下时代里,整个英国目前生产力的人口。

朱高炽忍不住想道。

而这样的农业工程,洪武一朝,大明的全国各地,修建和翻修了三十余年。

“粮价要继续保持稳定。”

朱高炽仍然坚持说道。

各地田亩的增加,农业的丰收,全国各仓的粮库仍然饱满,哪怕是供应数十万西征军民之用,最难的是运输的过程,而不是缺少粮食。

许多官员为百姓出声,要求粮价上涨,也促成了户部在全国的清丈田亩。

“大明的非农人口越来越多,虽然说明了大明的经济繁荣,社会分工越发明细,可繁荣之下必有危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粮价的稳定,是一切的保障。”

朱高炽解释道。

“再穷,只要有田,也能吃饱肚子。”

“可那些已经彻底离开了土地,完全融入城市生活的市民阶层,他们如果经济破产,不光是穷的事情,更是吃不饱肚子,要饿死人的。”

听到皇太孙殿下的说法,有些人不以为然,有些人仔细思考。

郁新皱着眉头。

社会上商品,已经涨价了一轮,唯独粮价没涨,今年的粮价,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粮点和粮票银行,与内阁制定的政策,郁新有所耳闻,他属于反对的一批,在他们看来,这无异于搜刮农户和军户们。

朱高炽无奈的摇了摇头。

只能说他们没有看过,或者对经济之道不够了解。

后世全球经济危机。

唯中国独善其身,还保持高度发展的态势。

除了中国模式的原因,还有当初大部分的入城人口,他们和农村并没有完全脱离关系,许多人失业后,可以会老家继续种地。

国外经济发达地区就不行。

因为他们失去工作,是真的会饿死人的。

多次的经济危机下来,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摸索出了经验,除了在法律上给予保护,还推出了救济餐制度等等,就是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现象。

中国也有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