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大杀招终极分控(2 / 2)

北平是不夜城,正街上一个又一个的灯柱,加上商家自家挂起的灯笼,城市犹如白昼。

世子府。

“接下来。”

“大宁升格为大宁行省,开平升格为开平行省,辽东升格为辽东行省,奴儿干升格为奴儿干行省,陕西行都司,升格为西域行省,山西行都司,升格为塞南行省。”

朱高炽说道。

电视剧一句两京一十三省,让后世大部分不熟悉历史的人,认为大明的领土只有两个京城,十三个省。

这就是国内编剧的能力问题,干啥啥不行。

首先,湖广行省是后世的湖北和湖南。

其次,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山西行都司,陕西行都司,北平行都司,朵甘都司,乌斯藏都司,三宣六慰司等等,就这么没了。

因为大明的制度,这些属于军事卫所治理地区,不归官府管理,所以才有官员上疏两京一十三省之说,而不是大明只有两京一十三省。

前些地区不提,后面的地区,是接受了明朝的册封的。

就跟后世有些人说某为不遵守与美国达成的约定,属于没有诚心的行为,是不被认可的。

那么明朝建立的宗藩体系。

只有认明朝为宗主国,大明才会跟对方进行朝贡贸易,这些是对方接受了,认可这个约定。

是大明靠着先进的生产力,丰富的商品,打造出来的史上绝无仅有的宗藩体系与朝贡贸易结合的大杀器。

不接受这个约定,则不可能加入大明的朝贡贸易圈。

正是因为大明文明的传播,海外东南亚有了无数汉人势力的兴起,各国都有方块字,有泰国汉人的大将军,有马六甲汉人的国王,有吕宋汉人的总督等,更有大海上汉人势力为主的大海盗和海商。

乃至三百年后,西方列强征服东南亚和朝鲜,草原等地时,都需要和中央朝廷签订条约,明确确认归属权,宗主国放弃权益,由列强为藩国的保护国。

光靠这个还不行,从西班牙征服吕宋开始,西方国家对东南亚的汉人施行了长达几百年的打压和屠戮,才让后世东亚和东南亚去中国化有了实际的可能。

“奴儿干行省,辽东行省,北平行省,大宁行省,开平行省,山西行省,塞南行省,陕西行省,西域行省,河南行省,山东行省,加上塞北地区,合计十一省一地区。”

朱高炽对着新舆图说道。

塞南的一次大胜,塞北的一次大胜,乌格齐哈什哈带领部众西迁跑了。

如果按照中国有史以来的脉络。

庞大的无人草原,会在十几年后,慢慢的由别的地区的人口逐渐迁移过来。

等三四十年后,逐渐又恢复原来的形势。

现在不同了。

塞南的铁道,塞北的铁道,商团的开发,工人的增加,有利可图的形势下,不会再有这种现象。

“根据最终计划,四百万以上的行省有:山东,北平,三百万以上人口的行省有:山西;两百万以上人口的行省有:陕西,河南。其余行省人口从五十万到一百万不等。”

“这就是各地官府要达成的最终目标,大工业区和广农业区。”

人口集中到城市。

乡间施行井田制度。

山东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杨镛,听完了燕世子的报告,内心一头雾水,“这如何办得成?”

北平布政使墨麟主动解释,“办的成。”

“如今问世的各种农机,每户七口人,可以种一百亩的土地,理论上可以养活一百人以上。”

“这是建立在化肥,和北方田亩产量上的,如果放在南方,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不过这是理论上的,而且只考虑了人的口粮,实际上会有很大偏差,比如实验田的现象,最终种植实际田亩在七十亩上下,家家有马,小王爷当初的笑谈,看来要实现了。”

其余各地的布政司官员们,因为燕王府的要求,都赶来北平开会。

其实很多人不想来,圣旨说的是燕世子主导军事改革。

可现实是燕世子根本不在乎规矩。

正如他私下所言,他是打下的天下,规矩由他来定,而当下朝廷的形势和圣人的心思,让各地官员们没有更多的选择。

“北平人口已经有四百万了,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涌入北平,北平的人口如何会只有四百万。”

“会分配出去。”

朱高炽肯定的说道。

“北平,只保留四百万人口。”

他要改变下中国的自古以来的人口情况,想让人们享受一把奢侈痛苦的快乐。

未来的工业化历程,因为外部环境和落后百年的局面,在资源分配方面,实在是无法形容。

但是大明不同啊。

大明可以走内需的路子,有宽松的外部环境,可以任意在东方定制自己的规矩。

“四百万人口,理论上九百八十万石的粮食足够吃饱肚子,但是考虑牲畜,以及牲畜需要的豆料,麻棉蔬菜瓜果,还有储蓄方面的考虑等。”

“所以北平未来的田亩数量,二十年之内,保持在两千四百万亩,平均一户一百亩,实际种地七十亩来推算,农业人口分为二十四五户,也就是一百六十八万人左右,农业人口占比为四成二。”

后世的美国,农业人口占比为百分之十八,中国的农业人口占比为百分之三十六。

朱高炽要做的就是结合大明现有技术,和生产实际效率的情况来倒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