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要杀人(2 / 2)

“齐泰呢?”

“齐泰的管家说他病了。”家里人出面说道。

“好你个齐泰。”

黄子澄破口大骂,他算是看明白了,齐泰早就看破了圣人的计划,可他竟然一点口风也没有透漏。

黄子澄眯起了眼,露出了凶光。

这位才能水平不提,但的确也是个“狠人”。

应天府的禁军指望不上。

松江府。

数百艘战船停靠着码头,上万名水兵驻扎此处,正是朝廷编练水军的地方。

水寨,战船,水兵。

江淮之富,结合南方之力,编练水军的速度很快。

李景隆洪武十九年承袭曹国公,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兵,在应天府皇太孙一系的眼中,是根正苗红的勋贵。

因为此人和北平没有什么交集。

有名官员找上了李景隆。

“什么?”

“你不敢?”

“这如何使得。”

“曹国公,天下社稷尽在你手啊,难道你要眼睁睁的看着天下社稷亡吗。”

“那北平的改制,难道曹国公没有听过。”

北境在明初还真没有什么大地主。

但是江淮不同。

南方的大地主多。

大地主自己不会种地,需要佃户为他们种地,而北平的工业化把人口吸收走了。

北平的地主们过得很惨。

既不能空田,却又招不到佃户。

田怎么办呢?

地主们有钱,有些人去做了生意,他们宁愿空着,也不愿把田交出去。

但是北平的新法。

田不能慌,荒田者会被官府没收田地。

这是要命的。

地主们是谁?

读书人,官员,勋贵,武将,商人,藩王,未来还会包括太监。

他们都需要靠佃户来种地。

北平的地主们,最终无奈的加入了工业,放弃了田地。

毕竟他们从无到有看到了工业的前景。

可是天下地主没有见过啊。

他们很惶恐。

“夺地主的田,分给军户们,如此歹毒的招数,分化人心,败坏道德。”

李景隆还是不敢。

“难道要皇太孙亲自求你吗?”

官员大怒。

李景隆无奈至极。

事情找到了他,他就没有了退路。

他就是选择了圣人,圣人却年龄大了,还能活多久呢,圣人的身体可不太好。

可李景隆又和北平没有交情。

而且他的女儿嫁给了晋王次子,如今晋王一家都被燕世子关押。

到底是选择燕王还是皇太孙呢。

李景隆暗中想到。

“只要燕世子抵达应天府,我们会提供情报,找准机会,请你务必一击成功,当场……”

那官员做了个杀的手势,狠狠道:“燕王父子。”

“你们这是逼我啊。”

“其余的事情我们来安排,你只需要安排做事的人,必须是精锐,等候我们的安排即可,什么都不要你操心。”

“事成后你安排处理妥当你的人,有我们这么多人帮助你遮掩,你怕什么。”

“放心吧,圣人查不到你的头上的,锦衣卫也有我们的人。”

这句话李景隆相信。

皇太孙一系毕竟脱胎于太子一系。

什么叫太子一系?

满朝文武都是太子的人。

这就是朱元璋当年为何快刀斩乱麻,快速的指定了朱允炆做继承人的主要原因。

朱元璋当年有多信任太子,太子遗留下来的势力就有多大。

这是大势所趋。

朱元璋必须要考虑满朝文武的心思。

“北平精兵失去了燕王,最后还不得乖乖归顺朝廷,只要拉拢分化一二。”

“曹国公,你就是朝廷的柱石啊。”

李景隆深呼吸两口气。

这件事。

如果真能杀掉燕王父子,北平的精兵的确很难成为威胁,就算有野心的人,也只会四分五裂。

威逼利诱下来,不怕不服从。

但是到底能不能瞒过圣人,不让圣人想到自己,李景隆感到顾虑。

至于能不能杀死燕王父子,李景隆没有怀疑过。

在应天府。

如果皇太孙一系的人,齐心协力的要掀桌子,只为了刺杀两个人,刺杀不成功才是奇迹。

应天府阴云密布。

许多人盼着朱高炽来。

“小王爷的改制,对于社稷是有利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所有人都可以获利,只是当下人们习惯了田的存在,其实田的利润比起工业的利润,九牛一毛而已。”

有南方在北平做生意的人宣传道。

过了几日。

此人突然暴毙而亡,从此,再也没人敢在应天府城中,当众为工业化道路讲话。

不同意义的流血发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