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君权民授(2 / 2)

你可以骂他,可以打他,可以侮辱他。

但是无论如何。

官员就是中枢在地方上的延伸。

没有官员,这个组织就消失了,那么所有的政令,包括地方上收税,组织民力等等事情都无法运转。

一个国家。

离不开老百姓,也离不开官员,无论什么时代,和什么样的称谓。

最先出事的是离北平有千里之远的大名府。

大名府东至山东东昌府一百八十里,南至河南开封府三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卫辉府二百八十里,西至河南彰德府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广平府一百二十里,东北至广平府清河县二百十里,北至北平一千一百六十里,至南京一千六百五十里。

燕王的藩地是北平,不是北平行省。

名义上。

大名府归制于北平布政司,和王府是没有隶属关系的。

在原来的时候,因为颜钝的原因,朱高炽在大名府发展工业化道路没有丝毫阻碍。

并且因为控制了大名府的兵权,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但是人心就是人心。

官员的人心,并不是那么单纯。

他们接触的层次广泛,懂的消息更多。

朱高炽派军攻打大宁。

如此震撼的消息,地方上的百姓们,大多数并不知道,仍然在日常的生活。

包括工厂也是如此。

但是官员们知道,小王爷造反了。

这些外地调来的官员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大名府知府要求地方民兵入城。

如果按照传统的效率。

大名府的军情,因为一千多里的距离,加上大名知府的封控,恐怕需要几日,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传达北平。

而北平集结兵力,准备粮草,急行军的模式下,大概也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兵临城下。

但是朱高炽第二日就收到了消息。

“大名府火车站还在谁的手中?”

“在我们的手中。”

“大名府知府从地方召集了五百民兵,本来想要接管火车站,但是被车站保卫队拒绝了。”

“大名府新军四营呢?”

“同样拒绝了对方的调令,并且派兵支援了火车站,同时派兵进城,抢占了北门,与地方民兵对持。”

“有没有发生流血冲突?”

“没有,那些民兵很克制。”

“令。”

“新军四营立即从军营开拔,全军入大名府城,接管全城城防,但是不要扰民,要保障地方上的秩序。”

朱高炽果断的说道。

无论如何。

北平当下和大明内地的商贸和物资流通,目前并没有受到影响,仍然在交流中。

这是对北平最有利的经济形势,朱高炽可不会主动打断。

如此的现象,能保持多久就要保持多久。

缺点就是人员流动。

颜钝能轻易离开北平,就是这个原因。

“先是颜藩台的逃离,现在是大名府的叛乱,恐怕要不了多久,骚动会越来越多。”

金忠担忧道。

“还有现在春耕,属下担心会不会影响今年的春耕,关乎粮食产量,实在是不敢慢待。”

朱高炽眉头紧皱。

思想不统一。

军队的思想统一了,但是民间和军队不一样。

“开会。”

“开一场大会。”

“召开北平全体政治大会。”

朱高炽想到。

金忠好奇的看向朱高炽,不明白开这场会的意义所在。

小王爷倒是喜欢开会。

经常开各种会,并且成为了流程。

例如全体商业大会。

为了全体政治大会的顺利召开,朱高炽先召开了一场内部重要会议。

长史府,北平布政司,按察使司,都司,中华重工,各有重要人物参与。

“名器看起来很虚无,但是名器又不可忽视。”

“北平如今的局面,是为了保卫北平的工业发展道路,理应全体人民参与。”

“为了充分号召全体人民加入,保卫北平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果实,因此将召开第一届北平全体政治大会。”

“官员,军人,百姓,工人,读书人,地方乡绅都要参与,通过北平全体政治大会统一思想。”

朱高炽向众人讲解自己的思路。

西方传统的政治。

是君权神授。

东方传统的政治。

是君权天授。

都是自上而下的,神圣不可动摇。

现在。

朱高炽要对抗天,自身又没有名器,需要新的名器,那就是北平全体政治大会。

本质上,同样是统一思想。

让北平各个阶层认可朱高炽,那就是君权民授,同样的神圣不可动摇。

这在东方是有根基的。

符合孟子之道。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儒家真正的君权天授,这个天就是指民,本身是君权民授,而不是生字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