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朱棣的“囚徒”生活(2 / 2)

和前些年的秦王不一样。

秦王有太多可以让他们攻击的地方。

……

朱棣没有被限制出行。

但是他在北平是领导者,而在应天府虽然不是囚犯,实际上成为了“囚犯”。

在应天府百姓们口中的名声,朱棣已经臭不可闻。

不是应天府的百姓们无知,而是他们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朱棣的坏话。

那些地主阶级的口中,可不会有朱棣的好话。

他们忠于朝廷。

他们的阶层有更多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不少会成为大明的官。

在许多官员中,也有部分官员没有污蔑朱棣,他们想要找出应天府新的道路。

练子宁在应天府办工厂一年了。

这一年里。

应天府出现了蜂窝煤,但也就是如此了。

可应天府的经济的确有发生了增长,而练子宁也更加的苦恼,江淮地区增长的却是那些商人的财富。

百姓们的脸上仍然没有北平工人脸上所展露出来的自信。

“咱看应天府的百姓还是很自信的嘛。”

朱棣笑呵呵的说道。

“听说有个海外极南的酋长,来京城朝贡,因为羡慕应天府的生活,竟然不愿意回去了。”

练子宁摇了摇头,“如果没有看到北平民间精神面貌之前,我倒是同意燕王的看法。”

最后练子宁苦笑:“燕王又何必自谦呢。”

朱棣畅快的笑了起来。

在应天府这几个月来,他大半的时间是烦闷的,但也有高兴的时候,例如练子宁吃瘪。

“那你得去问咱家老大,你来问道于咱,可是问错了人。”朱棣满脸得意。

练子宁真的很苦恼。

“我办了蜂窝煤作坊,想要提高煤炭市场需求,但已经一年了,虽然提升了许多,但比起北平的速度可谓是天壤之别。”

“我还让商人办了焦炭作坊,同样没有达到我心里的预期。”

朱棣也安静了下来。

他认真的说道:“其实如果不是你的失败,本王还不知道咱家老大有多厉害。”

“其实应天府这一年还是有些变化的,但也的确如你所言,与北平比较起来,各方面都完全无法相提并论,而在百姓精神层面,更是没有多大的变化。”

“反而我观应天府的百姓,那些加入作坊的工人,脸上不但没有笑容,反而比以往更加的麻木。”

两人坐而论道,盲人摸象。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才是工业化真正的表象。

农业社会得利的不是百姓。

工业化社会得利的同样不是百姓。

反而因为利益的疯狂,为了最大化的效率,只会让百姓过得更加惨不忍睹。

真正让百姓享受工业化发展红利的,是西方工人接连不断的抗争,这个过程中诞生的社会理论。

在这个理论下的工人们团结一心,终于赢得了百姓们,可以参加分润生产盈余的权利。

后世新中国没有经历这个过程,而是直接进入这个阶段,从农业社会进入社会资源分配模式社会。

至于后期会不会有问题,那是人的问题,而不是模式的问题,只有搞清楚主次才能明白问题所在。

社会福利体系,人文待遇体系,资源教育投入体系,公共资源投入体系等,都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体现。

而进步的社会是不停发展的,发展就会有变化,有变化就会有矛盾,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

正如先民所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来没有能躺平还可以维持优势的社会情况。

包括后世的美国,国内同样有无数在奋斗的人,这些奋斗的人让美国保持强大。

而现在。

无论是朱棣还是练子宁,他们都不可能了解更先进模式的原理,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农业社会,眺望到工业化大门的境界。

如果让他们主导工业,那么就是近代西方发展的局面,需要两百年,或者更久才能进入朱高炽引导北平模式。

中国人有抗争精神,是世界上最有奋斗精神的民族,所以必然会在一百年后,因为工业矛盾的激烈诞生接连不断的抗争。

除非这个民族被落后文明彻底征服,开始文明倒退。

在这个抗争过程中,经历一百年的发酵和生产力的发展,或者更久的时间,逐渐最终进入到北平模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