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烦闷,他离开了家中,漫无目的的四处闲逛,随便选了一个方向一直走。
北平的街道上,越来越繁华。
因为有购买能力的人多了,哪怕是普通百姓,很多人买的东西,也比往年要多。
赵宏刚领工钱的那一年,购买欲望很高,买了许多的商品,现在已经沉淀了下来,不会再乱买东西。
北平大剧院,因为母亲的事,他也不想去看戏。
足球比赛因为农忙也暂停了。
走着走着,竟然离开了北平城,来到了一处新工厂的前面,赵宏仔细看了看,原来是专门从焦炭炼制厂采购原料,专门制作煤黑的工厂。
在墙上用油漆写的工工整整的大字。
“鱼水情深,军民共建。”
“军民团结如一心,试看天下谁能敌。”
“军拥民民拥军,军民共建一家亲。”
“老前辈打江山功垂史册,当代人卫大明继往开来”
……
赵宏绕着工厂围墙走了一圈,看得津津有味,好像是从前两个月开始,所有的工厂墙壁上,都开始出现了类似的宣传语。
根据技术报上的说话,就是宣传语。
赵宏的师傅跟他解释过,别小看这些东西,当常年如一日的宣传下来,人们就会深入人心,形成了这样的认知。
晚上。
赵宏回到家中,弟弟赵锐已经回来了,“我说哥肯定回来了,不然怎么会多一道菜。”
赵锐很高兴。
母亲忙了起来,大哥也忙了起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可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竟然比以前少了许多。
赵家寡妇是个精致的人,对生活也是如此。
大儿子不回来的时候,她就烧一道菜,两母子吃一道菜,大儿子回来的时候,就会烧三道菜,并且准备了酒。
这些无形的变化,让赵宏不知不觉间,感觉自己长大成人,是家里顶梁柱的自觉。
“把菜热一热,就这么吃吧。”赵宏吩咐道。
长兄如父,赵锐虽然在学校读书,却不敢违背兄长,天经地义的去做这些事情。
赵宏为自己倒了一杯酒,小酌了一杯,他本来是不怎么喝酒的,可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喝起酒来。
“好像,一切都变了。”
第二日一早,赵宏提前返回了工厂,他本来有两天的假,可只休了一天。
他变得喜欢工厂,热爱厂里的生活,只有在厂里的时候,他才会觉得没有烦恼。
这一天,他申请了转籍。
不是普通的从民籍转军籍,而是加入后备役的那种,除了每日要操练,如果有需要的时候,也是第一批应召入营的阶梯。
赵宏是工二代,孤儿时期就养在铁道工程队上,和小王爷说过话,还从小读过书。
他的申请,很快获得了特批,第一时间转了籍,加入第十总队,一百五十一分队。
中华重工扩大招工以来,民户身份工人越来越多,这些愿意从民籍转为军籍的,都归入后备总队。
只一个月,赵宏成为了一百五十一分队长,队员有一百人,每天早上组织操练。
第三个月。
有名显得神秘的人找到了赵宏,告知他,他获得了资格,去金州培训三个月。
“金州?”
赵宏一头雾水,从来没有听过金州。
“金州在辽东,要出海。”那名人解释道,“你愿不愿意参加培训?如果同意的话,五日后前往军工联合办总部报道。”
“军工联合办总部在哪里?”
“也在大兴。”那人告诉了详细位置。
赵宏只觉得神奇。
随着中华重工在大兴工厂的发展,可以说小半个大兴县变成了工业区。
不只是东北台村,越来越多的农村变成了工厂区,这些变化令赵宏很感触。
他整日在中华总部厂区上班,却也不知道附近有多少个厂子。
“好的,我同意。”
赵宏没有过多的犹豫,他同意了前往辽东金州受训。
“去军工联合办的时候,切记把你的工牌带上,这是你的凭证,两样东西都不能差。”
那人又递给赵宏一张红色红皮证件,赵宏接过后,放入自己的工服口袋中。
新的工服,总体上没有改变,但在细节上有了变化,例如口袋上多了扣子,不会出现掉落的情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