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们瞪大眼睛安安静静地听着,似乎难以想象。</P>
皇帝接着说:“满朝文武,皆饱读诗书,可称国之栋梁,竟无一人有赵子逊之贤德。”</P>
众皇子恍然感慨!</P>
难怪父皇那么维护赵子逊,既能开疆拓土,又能送钱送粮送人,这样的臣子,正合皇帝的心意啊!</P>
李义府文章做得再漂亮,也不如赵子逊办事漂亮!</P>
“父皇圣明!”李弘仰慕地看着皇帝,“我知道了,一个人好不好,不是听他怎么说,而是看他怎么做。”</P>
其他皇子纷纷附和。</P>
太子之位不出意料,就是李弘的。</P>
他们即使有什么想法,也得等李弘先说。</P>
心里不服气也没办法,谁让人家的母亲是皇后呢?</P>
皇帝满意地笑了。</P>
让其他皇子离开后,皇帝留下年幼的李弘,和蔼地说:“用人之道在于得其心。赵子逊有辅国安民之才,朕要用他,就要收服他的心。”</P>
“方才那番话,可传到赵家人耳朵里。体其情、恤其弱,人皆有感恩之心,如此再图其力,未有不尽力者。”</P>
皇子还年幼,但驭人之道可以从小学起。</P>
李弘似懂非懂地点头:“父皇,我可以拜赵子逊为师吗?”</P>
皇帝笑问:“你想给他加封太傅,获得他的感恩之心吗?”</P>
李弘红着脸说:“我是真的想拜他为师,将来也像他一样文武双全,为父皇效力。”</P>
做父亲的,总对儿子寄予厚望。</P>
皇帝看着乖巧可爱的儿子,觉得让赵全做皇子的老师,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P>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还要再等一等。</P>
现在嘛,当然是恩赏赵家的人。</P>
赵子逊最孝顺,恩赏赵家二老,比赏他自己更能获得感恩之心。</P>
安邑坊再一次鞭炮声响,皇帝又派人拉了几车的年礼,厚赏赵太翁和华阳太夫人。</P>
面对皇帝的厚赏,赵老汉和周氏都很平静了。</P>
逢年过节的,皇帝送些东西来,不就跟亲戚走礼一样吗?</P>
既然是亲戚,四舍五入,皇帝也是他们的大侄子~~</P>
李弘和赵家小孩子们在一起,脆生生地说着皇帝称赞七郎的话,一本正经地说:“父皇赞叹,满朝文武,未有能及赵郎者!”</P>
赵家孩子们兴奋又感动,七嘴八舌地说:“陛下眼光就是好!”</P>
“幺叔当然是最能干的!”</P>
“有明君在位,就有贤臣出世辅佐!这都是皇帝的恩泽!”</P>
李弘听了,也很高兴……赵家人果然最懂感恩。</P>
双方互相吹捧,都觉得很愉快。</P>
吃点心的间隙,李弘凑到赵平虏旁边,小声说:“我听到一个消息,父皇派人去广州,让你四堂兄进长安。说不定,他会成为我的新姑父。这事机密,我只告诉你一人。”</P>
赵平虏怔了怔:“那你岂不是成了我的晚辈?贤侄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