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陶朗先离开(1 / 2)

对于会议室内诸位将领的疑惑和岂容反倒没有那么多的担忧,熊廷弼的战死与陶朗先的卸任,对于登莱和辽东地区是很大的变数。

但是历史一直在往前发展,情报部门的报告告诉吴启荣历史上发生的徐鸿儒的叛乱依旧在发展,即使这些年从山东其他地区大量流民被登莱地区接受,但是留下来的却是更多,这些因为天灾和官绅的压迫导致他们生不如死饥不果腹的百姓也肯定会响应这场叛乱,平定这场叛乱需要登莱军的参加。

虽然从萨尔浒之战到广宁之战登莱军都是以配角的情况参加战斗,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给陶朗先继续在登莱地区任职而做。而陶郎先得继续任职是为了与熊廷弼在辽东地区难民的迁移做基础,仅仅这几次战争,让辽东地区流到登莱地区的就有20万难民,这对于登莱陆陆续续离开的50万人,而产生的缺乏劳动人口做了很大的补充,这些失去家产甚至失去亲人的百姓又给登莱军提供了大量的兵员,即使如此兴华公司依旧要坚持在辽东地区收留安置辽东半岛的难民。

二月末天启皇帝的信使到达青州,在青州知府这里得知陶朗先在青岛地区,于是信使便前往青岛与陶朗先汇合查看陶朗先的病情,陶朗先到达青州的官方态度是在青州地区有意不出山的名医,陶朗先的家人为了给陶朗先续命长途跋涉来到了这里,于是在孙德化的家里接待了天启帝的信使,而陶朗先现在正处于昏迷状态根本没办法接待信使,信使戴上口罩进入了陶郎先的病房,看到了昏迷不醒持续在发烧的陶朗先,又询问了正在给他看病的医生,得知陶朗先确实病情很严重,于是信使拿出了天启帝书写的圣旨,甚至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同意了陶朗先得辞呈,并且要求在盖州的沈有容回来临时管理登莱,在大厅内得陶温雅与陶学易代替自己的父亲接了圣旨,陶学易很快又从身后拿出了一个荷包递给传旨太监,太监满意的颠了颠份量乐呵呵得离开了。

而陶朗先是不是真的重病那也不是瞎说,40岁的年龄在前往青岛的路上感冒了,因为自己要卸任了,于是在青州地区盘踞的孙德化问题就要和青州知府把事情谈清楚,因为孙德化盘踞的区域全面实行兴华公司体系的管理,在税收上以官方数据为基准,免除了很多地方上的税收,而陶朗先现在卸任这些事情就需要作为中间人对双方进行商谈,本来青州府知府的态度就比较强硬,这次得知天气皇帝亲自来人态度也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于是双方商定,依旧按照原先的体系运作。

而对于这种因为感冒引发的轻型肺炎,兴华公司也有相应的应对,花了两天时间之后陶朗先也算是可以活蹦乱跳,在孙德化这里陶朗先也很清楚的了解徐鸿儒发动叛乱的一切情况,为了将叛乱成功,徐鸿儒甚至不计前嫌的与孙德化取得联系希望其这支战力强大的队伍加入他们。

孙德化王天成两个人倒没有直接答应来客,而是第一时间将事情递给了情报部,其实不仅是山东,对于大明北方现阶段的白莲花情况,情报部门都有涉猎,得知徐鸿儒打算搞起义,情报部门马上整理出一份情报交给了吴启荣。三月十二日结束了,所有行程安排的陶朗先回到了蓬莱,同样也见到了从盖州回来的沈有容,得知自己要接替陶朗先离开后登莱地区的行政部门,沈有荣开玩笑的说道咱俩也不过是登莱的左右门神挂在墙上给人看的罢了。

两人相视一笑陶朗先收起笑容语重心长的说道:“登莱地区治理通畅上下一心,但是这些事我们下放了权力相互妥协之后取得的结果。”

“确实如此,登莱地区放眼整个大明都是治理最好的地区,你此番离去登莱也是内阁大员眼中最看得上的肥差,楚党浙党还有齐党和我们的关系非常不错,唯一不合的也只有东林党,此次对于辽东地区我们支持熊廷弼与东林党已经产下了矛盾,我担心的是内阁推出一位东林党派系的官员来接任你的位置。”沈有荣也是沉重的说到。

“说句肺腑之言你我都清楚登莱地区有如此现状,并非是你我之功,兴华公司以民为本忠于大明却并不忠于朝廷,他们尽力维持我等在登莱地区的位置也是为了登莱地区百姓,更是为了辽东的难民。”陶朗先说到底并不想离开,但是他自己也清楚此番广宁大战,如果没有兴华公司的鼎力支持,熊廷弼的性格来说,广宁之战必将是熊王两人的最大罪过,全力扶持熊廷弼的自己也将成为众矢之地,甚至与自己协同的沈有荣和董遇时以及康应乾与乔一琦也会成为内阁弹劾的对象。

而现在登莱军东西两路大军,同时进攻不仅取得了大量的战果,而且稳定了自己在登莱的地位,但是这个位置确实自己不能继续做下去了,朝廷内部党争不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自己苦读数十载,满腹经纶得到这个位置本就是为了大明百姓奔波忙碌,如今自己却不得不离开这里,确实让自己心中充满了不舍与不满。

“陶老弟,你我共事这几年我也清楚你的心思,登莱确实是施展宏图的好台子,我从未想过百姓如此爱国,兵马如此如臂使指,官吏清明换作是我也不舍得离开这里,但是登莱终归是太小了,距离京城也太近了。”也许是觉得陶朗先走后自己这种旧官员官来越少,也许是叹息自己的处境将更加不利,沈有荣的也就没有那种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