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自知理亏,不言语,唐老六借着酒劲说了狠话,“如果你现在要回娘家,就不用再回来了,我会让老大把休书带给你的,还有,你想带走雅姐也行,如果你还想和老大过下去,就带着雅姐一起下地去。”</P>
唐老六说完,背着手走了,堵门的人看着邓氏这样子,也吵不起来了,一哄而散。唐家的两个儿媳妇对着这个眼睛长在头顶的大嫂是一声安慰都没有,也离开了,邓氏拿着包袱牵着雅姐站在原地不动。邓氏的娘家并不待见她,她回去也是被嫌弃的。想了很久,邓氏拉着雅姐回了屋子。</P>
古槐村的喜事还没褪去,唐家张家就又有贵客登门,是朝廷的任命文书到了,等张姥爷一家人到齐后,唐爷爷才打开文书,两位老人先看了一遍后,才给唐坤他们。</P>
唐奶奶张姥姥连忙问道,“怎么样啊?”还没等唐爷爷他们回答,张迎就跳了起来,“我都和二皇子说了,我不想当官,只想做生意,怎么还把我划到户部去了。”</P>
正坐在一旁喝茶负责护送公文的将士万都尉听到这里,回答到:“这位可是张家三公子张迎,二皇子说了,现在朝廷缺人,让您先顶替一阵子,等朝廷开恩科,找到了合适的人,再放您离开。”</P>
事实上,二皇子的原话是:我父皇砍了一半的官儿,没人干活,唐家张家的人都多才, 让张老三来户部卖命。</P>
张迎马上拱手施礼道:“大人,请恕罪,我刚刚太激动了。”</P>
万都尉点点头,“既然文书已经送到,还请诸位按时赴任,莫要辜负皇恩。”</P>
“是”</P>
“那,某就先告辞了”,万都尉带着兵将离开了。</P>
牛村长听说又有兵将来唐家了,是一直在唐家附近转悠,看到万都尉带人离开后,他马上就来了,程叔现在暂时当着唐家的总管,看到牛村长后,就直接带进了院里,“牛村长来了,里面请。”</P>
“老哥,我刚刚看到有官差来家里,这是又有啥好事呢?”</P>
唐爷爷把牛村子让进屋里,落座后才道,“也没啥大事,就是几个孩子要去京城做事了,刚刚收到的公文。”</P>
牛村长刚坐下又腾的站起来,“你说啥,你们都要去京城当官了?”</P>
张姥爷把牛村长按在椅子里,道:“牛村长,是我家的两个小子和坤子去京城,没有我和唐五哥。”</P>
牛村长眼睛瞪得真像牛了:“你们两家三个人都去京城当官了,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啊,都是啥官啊,咱们村子真的是块风水宝地啊。”</P>
唐爷爷也骄傲,终于出人头地了,“没多大的官,坤子是被分到了京畿大营里面做个五品小官,亲家老大是分到了京城里,守卫皇城,老三被划到了户部,都是五品小官。”</P>
牛村长听后都要哭了,嫉妒的,还五品小官,从泥腿子一下子跳到五品,这是啥命啊,揉着眼睛,牛村长就要起身离开,“这么大的好事,我得通知全村的人,咱们村子啊,人口一直不多,原来连个童生都没有,现在居然一下子出了三个五品大官,欸,不对,张老哥,你家老二是不是在府城当兵呢,也升官了吧,老四呢,没有派官吗?” 张姥爷高兴:“老二是在府城梁大将军底下做个小武将,也是个五品官,老四还只是个秀才,以后要科考的,哪能都派官呢。”</P>
牛村长听的一愣一愣的,很快,古槐村又热闹了一次,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鞭炮声不断。村民们高兴啊,无论是被皇上免税,还是张家人唐家人当官,都是他们村的荣耀,以后,那些达官贵人是真的不敢随便欺负他们了。唐家张家也准备两家合办三天的流水席请亲朋好友和村民们吃喜。</P>
收到请柬和未收到请柬的人都来了。</P>
既然已经要离开了,唐家张家也不藏着掖着的了,把一部分下人带回村里帮忙,负责迎宾的是唐家的冬青,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很是机灵,没来唐家之前,是个小乞丐,带着妹妹,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还时常要担心妹妹被拐走,唐爷爷把他们兄妹俩买回来,锻炼了两年,现在都能独当一面了:“县丞夫人到。”</P>
先来的是赵氏的娘家人,这是给赵氏做脸面来了,张姥姥和唐奶奶两人一起出来迎接:“亲家母,屋里请,”</P>
赵氏的老娘温氏做了多年的官夫人,很是八面玲珑,疾走几步拉着张姥姥唐奶奶的手道:“恭喜亲家母,贺喜亲家母。”</P>
“同喜同喜”,</P>
赵氏也高兴,拉着嫂子和弟妹进了花厅,“嫂子,怎么没把森哥和淼姐带来?”</P>
赵氏的嫂子洪氏背地里也有点瞧不上赵氏婆家的,没想到人家一下子就升到了五品官,自己的公公也只是个八品的小县丞,相公更只是个秀才,一个白身,连官都没有。</P>
想到以前自己的目光短浅,洪氏很不好意思的说道:“森哥太闹腾了,淼姐太小了,这个场合不合适。”</P>
想了想又开口道:“恭喜大妹,以后跟着妹夫一家享福了,嫂子以前短视了,如果有做的不妥的地方,请大妹和妹夫还有亲家莫要放在心上,和我计较,我知道错了,公公婆婆和相公已经惩罚过我了。”</P>
赵氏没放在心上,更何况这个嫂子也没做什么过分的事情,顶多就是在背后说说嘴而已。</P>
“大嫂,今天可是我家的好日子,你可得高兴点,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提他干嘛,”</P>
赵氏安慰完大嫂,又和弟妹说话,这个栾氏刚刚和小弟赵坤成亲不久,家里是个地主,有点钱,拉着栾氏的手道:“弟妹可还习惯?”</P>
栾氏开朗,“多谢大姐关心,我都好。”赵氏和娘家人叙着家常,</P>
客人还源源不断的上门,“杨举人一家到,于举人一家到,”</P>
“县令大人到,县丞大人到,师爷到”……冬青越喊越激动,主人家地位越来越高,他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P>
唐张两家的主人忙着迎接贵客,看到于秀才也来了,张迎有点纳闷,于秀才应该不止是贺喜这么简单。</P>
果然,得空的时候,于秀才找到了张迎,“连襟兄弟,找个时间咱们好好聊聊生意的事啊。”</P>
张迎把打在自己身上的手默默的拿了下来,无奈的看着于秀才:“姐夫,你应该知道,我现在被划到户部了,生意的事以后我不能插手了,归我媳妇管。而且,我现在也不得空。”</P>
于秀才不在意,“你不是还没上任呢吗?怎么就不能谈了,再说,我说的是你有时间咱们再谈,我不走,住在岳父家,等你。”说完,潇洒的走了,</P>
张迎摇摇头,也转身准备走,于秀才突然又转过身来道:“对了,连襟,你那个脸要笑笑,不然,别人还以为你嫌官小不喜欢呢。”说完,笑哈哈的走了,这回是真的走了。</P>
张迎看着离开的于雷,是揉着自己的脸去迎客了。</P>
这边,唐爷爷和张姥爷正在陪县令大人,县丞大人,朱县令从本家里获得消息,知道张家唐家能有今天的势头不但是提供了新粮,更是救了二皇子,所以,是不敢托大,“唐老,张老恭喜你们,多喜临门,不但得了皇上的赏赐,还给村里,给咱们县里带来了荣誉,子孙也得了前程。可喜可贺啊。”</P>
唐老谦虚的摆摆手,“借着新粮的力了,给不争气的儿子谋了个差事,实在是羞愧。”</P>
张老也跟着附和:“县令大人谬赞了,确实是借了新粮的势了,不然,我家那几个不都是在地里刨食。”</P>
朱县令听着,心里鄙夷,真会装啊,面上却不显:“二老真是谦虚,您家孩子都是有本事的,以后必定一路坦途,平步青云,是咱们福清县的福气啊。”</P>
“是啊,是啊,令郎一看就不是池中之物啊。”</P>
有头有脸的人都在张家院子里面吃,张家在外面和作坊里面也有流水席,招待村里的人和其他来贺礼的老乡。陈村的陈村长和唐家的族长也来了,唐爷爷也没说啥,直接招待,只是,陈村长没有牛村长那么好的待遇可以和县里的官员一起喝酒吃饭。</P>
牛村长看着陈村长被请去作坊那边和普通的老百姓一桌,心里很是得意,很是庆幸自己的明智之举,在唐家人来村里落户的时候没有为难他们,看看现在的陈村和古槐村,再看看陈村长和自己,牛村子高兴的多喝了好几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