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九和唐奶奶还有张氏唐宵云一起去张姥姥家做月饼,看到姥姥做的月饼,苏式的,酥皮,肉陷,很好吃。也对,他们家所处的位置虽不是江南,但是也算是南边了,很多饮食都和江南类似。</P>
过节了,中秋节又名团圆节,在外面上工的,求学的,有公职的都回来了,张家大舅和二舅也带着一家人回来了。</P>
中秋节是唐家搬过来的第一个重要的节日,唐奶奶和张氏是做了一大桌子菜,唐爷爷也把珍藏了多年的好酒拿出来了,比过年还热闹。</P>
晚上,按照习俗,唐家在外面的石桌上摆着月饼和水果,祭月亮,月亮也很给力,很明亮。</P>
祭完月亮,大家就坐在一起吃水果,赏月,唐爷爷又喝起了酒,唐奶奶知道他高兴,也没有阻止。</P>
唐家的几个孩子拿着唐爷爷和唐爹给做的漂亮的灯笼是在外面显摆了一圈才回来。</P>
玩累了,唐九想起来豆腐乳的事情,和张氏商量,“娘,咱家的豆腐吃不完的话,给我一点吧,我想做点其他好吃的”。</P>
张氏看着这个九月份才七岁的孩子,有些无奈,“你要豆腐干嘛,你能做什么好吃的,你会做吗?不能糟蹋粮食”。</P>
这孩子,就没有消停的时候,整天瞎鼓捣。</P>
唐九不放弃,“我不会做,可是我想做,我就要这么大一块儿,”说完,还用小手比划了一下。</P>
唐坤看着小闺女是真的想要,就和媳妇商量:“榆娘,给小九一块吧,反正也吃不完,”</P>
又对唐九道:“小九,豆腐坏了的话,可是不能吃的,知道吗?”</P>
“嗯,我知道”唐九开心的吃着橘子。</P>
“亲家,我们来了”,张姥爷带着一大家子来了。</P>
唐爷爷连忙起身,“咋的了,出啥事了?”</P>
不怪唐爷爷这样问,今天是中秋,是大节日,一般情况下,大家都在自己家了,不去串门的,尤其是这个时候,天很晚了。</P>
“确实有点事,”张姥爷的脸色确实不太好,张家其他人也没有节日的喜悦。</P>
唐爷爷走到院门口向外看了看,没什么人,回来对张姥爷说:“没人,就在院里说吧”。</P>
张姥爷指了指大舅张达,“你来说吧”</P>
张达清了清嗓子,看了看唐九,和唐家人说:“大伯,伯娘,姐,姐夫,昨天,我们抓了一个装神弄鬼的江湖骗子,他交待了一件事情,和你家……和小九可能有关,他说,几年前咱们镇上邓记杂货铺的老板娘曾经给过他五两银子,让他说陈村的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姑娘是扫把星转世,但是,没有具体说是谁家的孩子。那个杂货铺东家有个女儿就是嫁到陈村的唐老六家的那个邓氏,我们去杂货铺抓人的时候,邓记的老板娘是死活不承认,因为没有指名道姓的说是咱们小九,也没有其他什么人证,大人是问了几句,警告了邓记一番后,就把人给放了,” 唐爷爷听完,脸色是沉了下来,唐奶奶更是直接开骂:“邓氏这个祸害,还找娘家人来诬陷我们小九,她究竟想干什么?”</P>
邓氏想干什么,唐爷爷大概能猜到点,不过,邓氏那是在给自己找死,他们就由着她作,但是,踩在他们家孙女的头上,他们可不干。</P>
“达哥,邓记的事,让陈村的人尽快知道,还要让他们知道是邓氏和娘家勾结,陷害我们小九,不管有没有证据,这都是事实。”唐坤是不等唐爷爷说话就直接做了决定,</P>
张氏也发火了:“还有,让镇子上的人也知道邓记做的事,我到要看看,他们会不会遭报应。”</P>
看到唐爷爷一声不吭,唐坤道:“爹,我们是想老老实实的生活,可是,也不能任人欺负,您知道,我们有能力让家里人活的更好的,只是……,这样活着太窝囊了。”唐坤说完,狠狠的砸了一下桌子。</P>
唐爷爷看了一眼儿子,“达哥,做事的时候,小心点,别被人抓住什么把柄。”</P>
张姥爷看着唐坤,自己的女婿,再看看懵懂无知的小外孙女,对唐爷爷说了一句:“五哥,也许,当初的决定是咱们错了,无论什么世道,无官无权都是要被欺负的,”</P>
“老张,别说了,这件事就这样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子孙自有子孙福。”</P>
两个老头的哑谜,是懂得人自然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不懂的人是一脸懵,比如:张家的两个儿媳妇,还有一个伪小孩,唐九。</P>
张姥姥看着大家的兴致都不高, “好了,事情已经说清楚了,大家也不必总想着这些糟心的事了,明天老大老二还要回衙门,回司兵所,老四也要去拜会杨举人,我们就早点回去了”。</P>
唐九把姥爷一家送走后,看看爷爷奶奶,爹和娘,再回想一下,觉得唐家与一般农人是不太一样,大家都会武,奶奶还识字,会作画,哥哥也可以读书,这些,可不是普通农人可以做到的,爷爷以前是干什么的,真的只是当过兵那么简单吗?</P>
邓记和邓氏的事情,很快就在陈村和镇上传开了。古槐村因着在村头有棵大槐树而得名,大家没事的时候都会聚在大槐树底下闲扯,虽然现在是农忙时节,但是,人们总会是忙里偷闲,哪个村都有八卦之人,哪个村哪个人出了点啥事,无论好的坏的,大家都会传来传去的。</P>
“狗蛋他奶,听说了没有,陈村的那个邓氏,和骗子串通好了,一起坏人家小姑娘的名声,作死吆,人家唐老五家的小孙女才多大啊。”</P>
“咋没听说,我侄女就嫁到陈村,听说陈村的唐氏族长和村长都要休了邓氏,说她把整个村子的风气都带坏了,是邓氏的公公唐老六保证以后要好好管教邓氏,邓氏才没有被休,陈村啊,以后嫁娶难了”,狗蛋她奶一边纳鞋底,一边跟着八卦,</P>
“坏人名声如同杀人,我家兄弟说的,这样的人休了都是轻的,应该沉塘。”</P>
“嗯,对,应该让官老爷把她抓起来,去坐牢”,</P>
……</P>
此时的陈村唐老六家正闹腾着,唐老六有三个儿子,都成亲了,出了邓氏的事,其他两个儿媳闹着要分家,说是不想被邓氏连累,唐老六还想着拿雅姐是福星的事压着。只是,二儿媳冷笑着说:“公公,您老相信雅姐是有大福气的人,想跟着沾光,我们不拦着,只是我们没那个命,她们家以后有什么样的大福气我们也不稀罕。现在只是不想被邓氏这个祸害连累。”</P>
小儿媳也呛声道:“公公,您老总是拿雅姐是有大福气来说事,雅姐现在才这么点,她有什么福气谁都不知道,你看看现在大嫂她成什么样子了,什么活都不干,吃要吃最好的,穿要穿最好的,我们都成了伺候她的奴才了,就连婆婆她都不放在眼里,整天呼来喝去的,还有小妹,整个就成了她的丫鬟,她这个福气,我们享受不了。”小儿媳说完,想想这几年邓氏对她的指使,还哭了。</P>
唐家另外两个儿子对大哥大嫂也是不满的,他们知道爹的想法,无非是想着雅姐以后有出息了,拉扯他们两家一把,可是,看看大哥大嫂这都干了什么事。</P>
唐老六心里很累,也有点慌,刚刚把村长和族长安抚好,现在家里又不安生了,还有,雅姐的事,到底是不是真的,他也拿不准,是大儿子和邓氏一起告诉他的,说是得道高僧说他们雅姐是有大福气的人,他刚刚听说时,是激动的都哆嗦了,也没想太多,然后,他就配合儿子儿媳在在村里各种宣扬这件事,直到被村长压着不让说,嘴可以不说,但是福气怎么是能压得住的呢。可是,现在再看看,这事有点不靠谱啊。</P>
唐老六看着两个小儿子道:“你们是什么意思,也想要分家吗?我不分家的意思你们不知道吗?还有,没人看见是你大嫂和骗子串通一起要坏人名声的”,说到最后一句,声音就小了下来,这件事,大家都心知肚明,死不承认也堵不住大家伙的嘴。</P>
两个儿子相互看了看,二儿子脾气有点急,“爹,是不是大嫂做的,咱们都清楚,您别再听大嫂的了,咱们就是泥腿子,没什么大福气,如果大嫂再这样作下去的话,有福气也接不住。”</P>
唐老六伸手拿烟袋锅子敲了老二脑袋一下,“那等你大哥一家回来咱们就分家,不过,我可事先说好了,以后,老大家如果真的发达了,你们可别眼红,说我这个当爹的偏心眼。”</P>
呵呵,老二媳妇冷笑了两声,不做声了。</P>
唐老六想和老大一家过,但是唐老婆子不同意,唐老六老婆子是个以夫为天的女人,平时什么都听唐老六的,现在却很强硬,坚决不和老大家一家过,也不和其他两个儿子一起过,她要带着女儿自己过。</P>
唐老六没法,也只能顺着老婆子的意思,他们二老带着女儿一起过,等女儿出嫁了,他们老了干不动活的时候,再决定和谁过。</P>
就这样,在邓氏一家缺席的情况下,唐老六一家就做了分了家的决定。</P>
张铁牛的媳妇汪氏这些天一直在镇上卖豆渣饼,生意很是不错,对唐家人是非常感激,所以,把镇子上邓记的事情也仔仔细细的告诉了唐家,说邓记本来卖东西就不实诚,以次充好,缺斤短两是常有的事。这次,又害人名声,人还被抓到了衙门,名声是彻底臭了,邓家老大没办法,只能暂时先关门,对于邓氏一家回娘家避风头的事是极其不满,经常听到他们吵架。</P>
唐九一家搬离陈村的事,古槐村的村民都知道是什么原因,只是他们不愿意得罪张家,村长也警告过他们,还有就是都忙着生计,也就没什么闲话传到唐家人的耳朵里。 邓氏的事情一出,村民们对唐家是更多了几分同情。</P>
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唐家人就好像不知道一样,什么都没说,只是忙着自己的活计。唐九更是没时间听八卦,她很忙,忙着做豆腐乳,唐霄汉在二十里外的林家村上私塾,早就坐车走了,唐霄云在和唐奶奶学画画,没空帮他,也没空管他,只是告诉她,不要出院子。志哥在姥爷家。唐爷爷,唐坤夫妇又去捕鱼了,不在家,所以,她可以敞开了手脚做腐乳了,一切准备就绪,就等豆腐长毛了。唐奶奶空闲下来,看着小孙女忙忙碌碌的,觉得好笑。</P>
五天后,小簸箩里的豆腐长了黑毛,坏了,扔掉了。大家看到坏掉的豆腐一点也不奇怪,敷衍的安慰了她几句。</P>
唐九并不气馁,总结经验后,跑去张铁牛家又买了几块豆腐,继续折腾,张氏知道后,严厉的训斥了她,认为她在是浪费粮食。唐九看着几块新鲜豆腐,祈祷着这次能做成功。</P>
唐九的豆腐乳做的及其不容易,让唐霄云帮她把辣椒剁碎,还拿了爷爷藏起来的好酒,又去姥姥家搬了两个干净的小陶罐,如果再有点植物园就好了,一切都弄好了,就等着发酵了。</P>
做好这些,已经进入九月,在中秋后,大家就开始陆陆续续的收割庄稼了,唐家没有地,就帮着张姥爷家收粮。在姥爷家地里的粮收的差不多时,也到了的生辰,九月二十九,唐家也决定在这一天搬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