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面色惨白,无言以对。</P>
曾经的他们也想过会有这么一天,但真正面对时,那种绝望和无助,让他们几乎崩溃。</P>
广场上的民众和将领们听着李渊的宣判,一阵阵欢呼声此起彼伏。</P>
宣读罪状结束后,李渊挥手示意将窦建德和王世充等人押下去。</P>
这一刻,他心中的喜悦和胜利感溢于言表。</P>
多年的中原战乱,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暂时的平息。</P>
接下来,李渊又在宫中大摆庆功宴。</P>
席间,他再次对李二和李玄的功勋表示赞扬。</P>
唐军的将领们也纷纷受到了封赏,他们的英勇善战得到了应有的荣誉。</P>
长安城中,欢庆的声音持续了数日。</P>
人们举杯相庆,喜气洋洋,大唐的胜利,让他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P>
李二和李玄的英名,也在这次胜利后,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了大唐历史上的传奇人物。</P>
庆功宴的欢乐氛围犹如温暖的春风,弥漫在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P>
然而,对于李渊来说,接下来的封赏之事却让他颇费思量。</P>
尤其是对于李二的封赏,更是让他陷入了沉思。</P>
李二身为主帅,此次征战不仅一战擒双王,更是立下了不世之功。</P>
对于这样的功勋,大唐现有的爵位和官位显然已经不够匹配。</P>
李渊深知,对于这样的功勋卓越的儿子,必须给予特殊的荣耀和地位。</P>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渊决定独创一个天策府。</P>
这是大唐从未有过的机构,它的地位超越了现有的三公,成为了最高的军事机构。</P>
而李二,则被封为天策上将,位列三公之上,掌管全国的征讨事务,并总判府事。</P>
当天策府的消息传出,整个长安城再次沸腾。</P>
人们为李二的荣耀而欢呼,为大唐的辉煌而自豪。</P>
而李二本人,对于父亲的这一决定,更是感激涕零。</P>
他深知,这是父亲对他的最高赞誉,也是对他能力的最大肯定。</P>
在这一刻,李二的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P>
他誓要为大唐的繁荣富强,继续立下更多的功勋,不负父亲的期望,不负天策上将的荣耀。</P>
封赏完李二之后,李渊对李玄的封赏也让他颇费思量。</P>
李玄在讨伐王世充、攻打窦建德的一系列战役中的表现,堪称卓越,他的智勇、谋略与领导力,为大唐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P>
他的功劳之大,甚至可以与李二相提并论。</P>
只不过,李二是主帅,战役的总体策划是由他最终决定,并且总指挥皆出自他手,因此最大的功劳自然归于他。</P>
而李玄,虽然功劳重大,但在封赏上,应该如何权衡,才能让众将心悦诚服,不让功臣之间有所嫌隙?</P>
李渊沉思良久,决定还是依照功劳的大小来进行封赏。</P>
他授予李玄“左骁卫大将军”的职位。</P>
此外,他还特地封李玄为河东郡王。</P>
同时赐予丰厚的田产和金银财物。</P>
这样的封赏,既体现了李玄的卓越贡献,又没有超越李二的主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