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站在众人之中,他的眼神显得异常冷静。</P>
在这关键的时刻,他并没有过多的表露情绪,而是用他一贯沉稳的语调道出他的分析。</P>
“义兄,窦建德大军到来也不可怕。我们有的不仅是勇气,还有策略。”</P>
李玄的声音不快不慢,每一个字都清晰入耳。</P>
“窦建德的大军虽多,但他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集结到虎牢关。</P>
他们的战线必定拉得很长,而且周围还有我们的兵马牵制,他不可能将全部兵力集中对付虎牢关。”</P>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依我看,我们可以分派部分兵力前去伺机阻击敌人,给他们制造麻烦,令其首尾难以兼顾。”</P>
众将领听后,都默默点头。</P>
李二也点头道:“义弟言之有理……不过,如今虎牢关兵力不多,无法抽调兵力对窦建德的部队进行阻击骚扰。”</P>
“义兄,我愿带领三百兵马前去抄窦建德大军后路。”李玄语气坚定道,“若有机会,还可以趁机截击敌军粮草。”</P>
李二没有立即回应,沉默了片刻,才若有所思道:“如今虎牢关要应对窦建德大军,若义弟离开虎牢关,大大降低了虎牢关的战斗力。”</P>
“义兄无需担心。”李玄道不以为然道,“虎牢关如今猛将如云,士兵们都是大唐锐士,而义兄有勇有谋,必定能够阻挡住敌军。</P>
若我能截击窦建德后续部队,窦建德必定军心不稳。”</P>
李二深深地看了李玄一眼,缓缓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的决心:“义弟,你可知此去风险甚大?”</P>
“我明白。”李玄眼中闪过一丝毅然,“但如今的情况,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如果只是一味防守,我们的兵力会不断损耗,不利于整个战局。”</P>
李二赞同的点点头,他知道自己的义弟说的是事实。</P>
如今他们的兵力并不充足,而且虎牢关也不能长期坚守,他们必须寻找机会打破这个僵局。</P>
李玄接着淡然一笑:“义兄不用担心,兵家常事,何惧之有?</P>
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陛下,为了义兄,我李玄又何惜此身?”</P>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预见了自己抄窦建德大军后路的情景。</P>
李二听后,心中一阵感动。</P>
他知道自己这位义弟的性格,一旦决定的事情,就会全力以赴,绝不后退。</P>
他再次沉默片刻,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好,义弟小心行事,切记,你的安全最重要。如果事不可为,一定要及时撤回。”</P>
“是,义兄放心,李玄必定不辱使命!”李玄拱手应道,然后转身离去,准备带领三百兵马抄窦建德的后路。</P>
看着李玄离去的背影,李二心中五味杂陈。</P>
他既为有这样一位忠勇的义弟感到自豪,又为他即将面临的危险感到担忧。</P>
但他知道,这是战争,没有人可以永远安全。</P>
只有他们共同努力,才能战胜敌人。</P>
于是,李二振作精神,开始全神贯注地指挥虎牢关的防守。</P>
他深知,只有在虎牢关坚守住,才能为李玄创造更好的机会。</P>
接着,他们开始详细商讨行动计划,尽管李二对李玄的离开有些担忧,但他也明白,这是他们目前最好的战略。</P>
他们必须尽可能地削弱窦建德的力量,才能有机会扭转战局。</P>
夜色渐深,但他们的讨论声仍旧在营帐中回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