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横征暴敛(2 / 2)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1613 字 10个月前

大量前往吉林、海西和朝鲜以及辽宁东北部的移民,也都是在此登6。

庞大的交易量,让镇江城的一跃成为一个新兴的城市,许多朝鲜人看的目瞪口呆,如乡下人进城一样。

他们甚至有些看不懂,他们现镇江虽然驻有重兵,但看起来并不怎么防御森严,大量的商贩进进出出,这里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集市。这里给他们最大的印象,就是工和商的兴旺。

不但有往来不断的商贩,而且这里也建有许许多多的工厂和作坊,大量的朝鲜人在这些工坊里做工,但并不是被强迫的,而是被极丰厚的薪水吸引来的。在镇江的那些工坊里,朝鲜工人最低也能拿到四块银元,虽然这个薪水远比中原低的多,但对于朝鲜人来说,在镇江做工一月赚四块银元,远比过去强的多。尤其是做工还包吃包住,钱都可以攒着。回家时把家带到老家,老家的物价消费水平,可比镇江低多了。

不少前往京师学习的朝鲜官员、士子,离开朝鲜时,都带了许多的朝鲜土产,主要是人参和东珠。在镇江的时候,他们看到这里的人参交易十分兴旺,不少人忍不住就把人参和东珠出手了,然后在这里购买了一些怀表、望远镜、丝绸等大汉商品。同样的商品,在汉城时可是比镇江价格高出太多。

不过当他们随皇帝到了辽东半岛的旅顺后,立即后悔了。

相比起镇江,旅顺这个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的港口城市,可比镇江繁华的多。这里曾经是大汉天子讨伐女真的基地,皇帝在这里呆过一年多的时间。经过数年的展,辽东半岛的南尖上,旅顺、大连这两个港口,已经成为两座繁华无比的双子城。

每个港口都过了二十万人口,其造船业也相当的达,海边矗立着多家的大型造船厂,其贸易更加繁荣。

还有那港口的要塞炮台,一门门巨大的火炮耸立着,把这港口守的固若金汤,看的朝鲜人更是惊叹连连。

此后经过辽河入河口的营口港城时,这座港城的繁忙兴盛已经引不起他们的激动了,似乎若是不如此,还反而奇怪。

之后的锦州、宁远、山海关、秦皇岛等城,规模倒反而比镇江、旅顺、大连等城要小些,可也依然热闹无比。

等到了天津,这些人才真是看傻了眼。

相比起帝都的东大门,天津的繁华丝毫不比京师差多少,远不是镇江、旅顺这些地方可比的,因为大汉海运的兴旺,做为京师的出海港口,这里帆船无数,无数物资和商品,源源不断的从帝国各地经由海上运抵此处,然后转运入京。

这里的商业氛围也更加的浓。

“大汉为何如此看重工商,这岂不是本末倒置?”

一些朝鲜官员都有些迷茫,他们以往自称小中华,处处山寨大明,连带着封闭、重士农抑工商,甚至党争等都山寨过去了。可现在看大汉,各地居然如此重视工商,对于工人商人,并没有半点的歧视,甚至他们看到,在一些大的工厂里,一些经验丰富的工匠,不但很受重用,而且拿到的薪水甚至比一个科举出身的县官还高。

那些商人,甚至是各地官府的座上宾,在各地很有些身份。

听说现在大汉已经取消了户籍分等,没有了民户军户分别,也没有匠户,更没有了贱籍,这在极重视阶层的朝鲜官员看来,简直是乱了纲常。

不少朝鲜官员还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大汉对于工商过于宽松,可另一面,对工商所征收的税收,却名目繁多,极其的多。各种各样的税收,简直就是扒皮一样。但却没有看到那些工匠商家因此而不满,更没看到市场混乱,这又是他们想不明白的地方。

如此苛捐杂税猛于虎,百姓商人不应当是心怀怨恨,民怨沸腾吗?怎么,反而还如此的工商兴旺呢?难道大汉的百姓,更加的能够容忍?

当这些朝鲜人看到了更加繁华的大汉京师,听说大汉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过十亿银元的时候,这些人震惊的无以复加,大汉天子果然一代雄主,听说大明崇祯皇帝一年只能征收到两百多万两银子,却已经搞的天怒民怨,而大汉天子一年搜刮十亿块银元,这中原居然还如此的繁华,真是敛财有术,不,是搜刮有术啊!

十亿块银元,简直就是横征暴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