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借粮(1 / 2)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1713 字 8个月前

襄城,春秋时名汜,因周襄王曾经在此避难居住,后来楚灵王在汜之西北筑新城时,故名襄城。

地理上东倚伏牛山脉之,西接黄淮平原东缘。县境西南部为连绵起伏的浅山区,全县地势呈西高东低。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河南小县,一个农业小城。

楚军的情报人员早把襄城的底细摸的一清二楚,张山并非轻敌也非狂妄,他是自信,在掌握了详细情报之后,那种掌控局势的自信。

城中三千余流匪,能勉强称的上战士者不过千人,精壮的家丁五百左右。虽然城里也有些准备,城头上有擂木撞杆等,可他们这样的防御连最普通的官军水平都达不到。

襄城防御最薄弱之处,就在于虽有两丈多的城墙,可城头上去没有炮,也没有瓮城。流匪一门将军炮都没,更别说红夷炮。

“流匪只有几门虎蹲,还是我卖给他们的,每门卖了一百两银子。”陈观禀报道。

不过虎蹲在楚军中早就被彻底淘汰出去了,根本算不上炮。楚军火力最弱的四磅山地榴,也远这些旧式虎蹲无数倍。

剿总参谋处的参谋们迅的推演了几遍,很快就拿出了几个作战方案,张山与手下军官们对作战计划商讨了一下,做了几处修改,最终选中了一个最简单的计划。

直接集中骑兵炮轰击南门,骑马步兵准备等城破后随时攻入城中,轻骑兵则负责围住其余几门,防止贼军逃跑,并对城头进行一些袭扰。

南门外集中了随军带来的骑兵炮和山地榴,炮手们迅的架设炮兵阵地,按着炮兵操典有条不紊的在炮兵参谋和士官们的指挥下做着准备。

骑马步兵早已经下马,他们的战马安在后方,他们排起了纵队。这种队形与横队相比,火力相当要弱些。但却更容易保持队形,特别是适合冲锋,不易队形散开。但这种纵队相比横队也有些缺点,那就是火力稍弱。而且最怕敌军的火炮。

一个横列,被实心的炮弹击中,最多伤亡一两个人。但纵队被实心炮弹击中时,有时却可能一个纵队兵线都被摧毁。

对付襄城这样一座既没火炮,也没瓮城、护城河和羊马墙等防御工事的小县城。楚军确实有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炮车一辆辆的推到了炮兵参谋划定的位置。

因为清楚的知道城头上缺少远程武器,因此炮兵们放心的把火炮直接推到了城下二百步的距离位置,抵近到这个距离后,骑兵炮和山地榴稍显减弱的射程和火力,也得到弥补。

一声轰鸣,十余门骑兵炮和山地榴依次轰响,将一枚枚炮弹轰向城墙。实心的铁弹砸在城墙之上,夯土的城墙立时大块的剥落泥土。

骑兵炮射实心铁弹,对着城墙猛轰。而山地榴则开始改换榴霰弹,一枚枚榴霰弹经过减装射。纷纷飞到南门城头上空,凌空爆裂,城头上的贼匪顿时哭爹喊娘。

虽然站在南门城头上的,是王杰亲自带领的家丁,许多都曾是他当年在千户所时的老部下。可就算当初,他们也不过是群农兵,何曾见识过楚军这样的精锐,这样的新式战法。

黄土夯制的城墙并不结实,在承受了楚军火炮的一阵抵近猛烈轰击后,终于轰然倒塌。烟雾阵阵散开。出现了一道大豁口。

“别停,继续,把口子轰大一些。”张山放下千里镜,转头对着传令兵道。“通知步兵们,让他们做好准备,马上到他们出击的时候了。”

炮兵接到命令后,继续开炮,这些炮兵们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实弹训练,在经验丰富的教头和炮兵参谋以及士官们指导下。平均两分钟就能射一枚炮弹。

尤其是这种二百步距离的轰击,使得本来不高的精确度也大大提升。

半个时辰后,南门城墙已经出现了一道四五十步宽的大口子。

哨声响起,满身哨烟的炮兵们终于停了下来,大家大口的喘着气,脸上身上全是黑色的烟灰,头顶还在冒着白气。

冲锋号声已经响起。

早等的都有些不耐烦的骑马步兵们,纷纷来了精神,在各自上司的带领下,排成纵队,开始向着缺口小跑着前进。

王杰趴在一堆城墙砖石土渣后面,终于等到炮声停了。

“将军,官兵不**了,他们派人冲上来了。”一名流匪额头染血,跑来大声禀报。

王杰抖了抖身上的土,握紧了身上的大刀,冲着后面大喊一声,“弟兄们,跟我上,堵住缺口。”

一群流匪纷纷喊叫着冲了上去。

远处,步兵们已经冲到了数十步外。

“嘀嘀!”

小跑着的楚军步兵停了下来,他们用最快的度整理了一下队形,随着哨声再次响起,他们纷纷叩动扳机,一排排的铅子射了出去。

燧火枪虽然比火绳枪先进了许多,但依然也有着许多缺点,先就是无法连,其次就是换装时间不短,加之精准度始终是个大问题。

因此,楚军的步兵战斗,最后形成了集中步兵使用,以齐射来弥补准度差的问题,尽量依靠齐射数量,来加强杀伤力。

一阵密集的铅弹射击过后,后面又马上响起一轮射击,再是第三轮。等第三轮射击完,最先开枪的那批火铳兵已经完成了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