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P>
唐定山登上火车,离开新京南下。</P>
他当然能够夺取油料,驾驶飞机离开新京,飞向长安。</P>
但是,他突然心血来潮,决定坐这个时代的火车,来一次“古董火车”的时光之旅,权当是一场旅行,放松、放松。</P>
来到民国之后,他不是战斗,便是在战斗的路上;不是杀鬼子,就是在杀鬼子的路上。</P>
他的身体强悍,并不劳累,但是精神受不了,绷得太紧了。</P>
他需要一场旅行,彻底放松。</P>
他换上普通的服装,特意买了普通硬座,靠窗位置,便于观赏民国风景,像他这种特殊人物,想观赏民国风光,十分难得。</P>
火车奔驰,发出轰鸣声。</P>
对比后世的高铁,现在的火车简直是蜗牛速度,噪音刺耳,但是唐定山感觉十分新奇,觉得是一种新的体验。</P>
他看向窗外的风景,民国的乡村、民国的树、民国的庄稼、民国拉着耕牛的农民……</P>
这一切都令他着迷与沉醉。</P>
这时,有一名女孩唱起歌曲。</P>
童音清脆甜美,非常动听:</P>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P>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P>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P>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P>
唐定山记得,这首歌曲的歌词作者是李叔同,曲作者是J.p.奥德韦。</P>
作为送别歌,这首歌自然是好的。</P>
可是,不适合当儿歌,毕竟太过凄凉,对儿童成长不利。</P>
然而,这个时候的儿歌过于稀少,儿童们基本无歌可唱。</P>
唱歌的女孩在他身后,约八岁,长得白净,十分可爱,人也显得十分活泼,父母在其身边。</P>
从衣着看,家境不错。</P>
唐定山先向女孩父母打招呼,然后看向小女孩,笑问:“你喜欢刚才的歌曲吗?”</P>
女孩道:“喜欢,很喜欢。”</P>
唐定山又问:“知道歌词内容吗?”</P>
女孩摇摇头:“第一句明白,第二句明白一半,后面的不清楚。”</P>
唐定山笑道:“我来唱一次,你再听,看明不明白,好吗?”</P>
女孩拍手道:“好啊,好啊!”</P>
唐定山仍然用“送别”的曲调,但歌词改了。</P>
他的嗓音动听,采取后世的流行唱法,这种唱法在这个时空显然非常新奇,很有吸引力。</P>
同时,唱得轻快活泼,充满童趣:</P>
“星期天,天气晴,大家去游春。过了一村又一村,到处好风景。桃花红,杨柳青,菜花似黄金,唱歌声里拍手声,一阵又一阵!”</P>
整个车厢的人都被吸引,瞪大了眼睛。</P>
别的不说,只说这种流行唱法,就是特别新鲜。</P>
女孩瞪大眼睛:“咦,这次的歌词我听得明明白白,好亲切,好熟悉。爸爸、妈妈,我想去游春。”</P>
女孩爸爸惊奇地问:“先生,经过你的改动,还有你这种唱法,这首送别歌变成儿歌,适合儿童歌唱。”</P>
唐定山笑道:“改歌词者,是原歌词作者李叔同的徒弟,叫子丰子恺,名师出高徒也!”</P>
女孩爸爸道:“原来是大师的高徒,难怪,难怪。我民国的大师数量多,水平高啊,有这批大师,民国不灭,华夏可兴。”</P>
唐定山淡淡一笑:“错,错得离谱。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这批大师不离开华夏,华夏必定沉沦。”</P>
女孩爸爸愕然:“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P>
唐定山并不解释,而是对女孩说:“刚才那首改编歌曲叫‘游春’,你喜欢吗?”</P>
女孩开心地笑:“喜欢,我喜欢!”</P>
唐定山道:“我教你唱,行不?”</P>
女孩道:“多谢小叔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