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岁月静好的样子。</P>
开战之初,潘顾景设想过击败杨叶秋,然后挥兵南阳宛城,威胁石艾后方。</P>
可无论他如何的计谋百出,杨叶秋始终不上当。</P>
秦军择高处驻扎,营地周围戒备森严,甚少出动。</P>
直到现在为止,秦军一次都没有攻击过洛阳城。</P>
这期间,杨叶秋悄然去龙门东山玩了一趟,并在那里赋诗一首,以抒发对山中美景的赞美与感慨。</P>
几日后潘顾景听说了此事,心中不禁感到郁闷。</P>
这厮到底想干什么?</P>
你丫的真是来打仗的吗?</P>
整日这么悠闲真的好吗?</P>
有郑军将领因此轻视杨叶秋,认为其是胆怯无能之人。</P>
潘顾景却不这么想。</P>
剑不出鞘时,往往更为可怕;那种平静外表下隐藏着无尽的杀机,让人无法预测其下一步的动作。</P>
潘顾景仍旧警惕着。</P>
不过,既然杨叶秋没有出兵的迹象,一直这么对峙下去,倒也勉强可以接受。</P>
然而,随着曹泽被石艾击败,潘顾景再也无法保持淡定。</P>
唉............!</P>
潘顾景重重一声长叹。</P>
如今开封城被围,他必须离开了。</P>
这座巍峨耸立,而又气势磅礴的洛阳城,终究是要放弃了。</P>
叫来了副将张流启,潘顾景凝声道:“明日清晨,全军速速前往荥阳,然后返回开封。”</P>
“末将尽快安排。”张流启似乎情绪不太高。</P>
他知道,等郑军一走,洛阳城会很快落到秦军手中。</P>
就在郑军即将撤离之际,不知是谁散播的消息,曹泽兵败一事在军中渐渐传开。</P>
众将士皆大吃一惊,暗地里皆在议论此事,军中士气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P>
潘顾景心中异常恼火!</P>
明明他早有下令封锁消息。</P>
现在情况紧急,也没时间详细调查此事。</P>
..............................................</P>
八月二十九,数万郑军往荥阳进发。</P>
当初魏军放弃洛阳时,将黄河渡口附近船只尽数烧毁,这使得郑军无法通过水路前往开封。</P>
走陆路的话,最近的路线是经轘辕关,径直往东。</P>
轘辕关是洛阳八关之一,却年久失修,早已失去原有的作用。</P>
郑军占据洛阳后,此处仅驻扎两千士卒。</P>
为加快行军速度,扔掉了不少辎重。</P>
对潘顾景来讲,没有什么是比解开封之围更重要的事。</P>
可在郑军离开洛阳没多久,潘顾景得知轘辕关被秦军占据,旋即心中一惊。</P>
秦军终于出手了!</P>
洛阳城都送给秦军了,对方却依旧不愿放他离开。</P>
潘顾景完全不想在这个时候和秦军开战。</P>
“末将建议另走它路?”副将张流启道。</P>
返回开封的路不止一条,没必要在这里和秦军死磕。</P>
潘顾景摇了摇头,他有预感,郑军已经被秦军盯上了,想要从容离开根本不可能。</P>
郑军抵达轘辕关后,旋即发起猛攻。</P>
秦军布置周密,郑军始终未能冲破关隘。</P>
双方激战正酣时,一支千余人秦军突然从少室山上冲了下来,迅速杀向郑军后方。</P>
郑军一时陷入慌乱。</P>
张流启连忙率兵冲了进去,一番厮杀后,终于稳住阵脚。</P>
潘顾景又遣一军,尝试从登封东进,同样受到秦军阻击。</P>
杨叶秋频频派人向郑军射去劝降信,言曹泽早已兵败身死,劝郑军尽快投降。</P>
即使潘顾景多次强调此乃秦军诡计,仍有不少人半信半疑。</P>
连续十多日,郑军被阻于荥阳以西,行进缓慢。</P>
潘顾景多次派人去荥阳,联系守将王勉,要求当地守军出城接应。</P>
却不知为何,一点回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