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出身董璜护卫的牛金忍不住吐槽道。
他的话,让周泰老脸一红。
不过他脸皮厚且黑,别人也基本看不出来。
“都督,不如这样,肃虽不才,愿意留在船上指挥水军,其他将军可分成三部分,一则陪都督攻寿春,二则逆流而上追击袁绍,三则顺流而下追击袁绍东路军;而攻寿春者,在接下来追击袁绍时,不可抢功,而要守船,如何?”
鲁肃主动请缨为周泰解围道。
“好,就依子敬先生所言!”
周泰大喜,越看鲁肃越发觉得顺眼。
其他将领也为鲁肃的智谋气度所折服,对其好感度大增。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亥时周泰便迫不及待的带着抽签得到机会的牛金、张英、樊能等人,率领七千多名精兵,连夜攻城。
正如诸将所猜测的那样,寿春守卒根本就没有战心,开始还稀稀拉拉的射了几箭,但随着周泰身上插着箭矢奋勇先登,便无人愿意去拼命抵抗。
而随着董璜军喊出了之前准备好的口号,城墙守军竟然有半数直接跪地投降,剩下的也则纷纷抱头鼠窜。
周泰所部轻松拿下了一面城墙,打开了城门。
之后的战斗,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袁绍军根本就没有像样的抵抗,就自乱了阵脚,一个个喊“董璜军入城啦”“神威将军入城啦”的口号喊的比董璜军都要响亮。
当周泰所部达成城门的时候,被袁绍扣下的周瑜周公瑾正在焦触的大营中,焦触是袁绍留下了镇守寿春的大将,周瑜因为袁绍等人忙于逃跑一直无人看管,所以找机会来到了焦触大营,想要劝焦触投降。
不投降也不行了,周瑜站在第三方旁观的立场上,很容易就看出了从董璜军截断淮河那一刻起,袁绍军就已经气数已尽。
所谓的三路疑兵,不过是苟延残喘。以袁术军降卒为主的东路,在面对赵云时能发挥出多少实力还真不好说,袁绍所率领的主力也不一定能够打得过士气正旺从无败绩的张辽,至于同样是袁术军降卒占了大部分的寿春也是危如累卵。一旦董璜军主力到达,寿春必不能守。
其实在周瑜看来,袁绍死中求活的机会只有一个,那就是先不要管东边的赵云所部,而是派遣一员上将,集中优势兵力不惜一切代价击败张辽,打通通往汝南的通道。
而在这一过程中,袁绍必须亲自坐镇寿春,激励士气,以抵挡赵云与周泰部的进攻。
一旦张辽所部被击败,则寿春的敌人暂时就只剩下东、北两路,其中水军的陆上作战能力一般,只需要谨慎防守就可以,主力集中优势兵力与赵云所部决战。
甚至不需要战胜赵云,只需要将赵云击退,则这场寿春包围战就打赢了。
说白了,董璜军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大军团指挥能力,根本就没有协调好四路大军,所以给了袁绍军各个击破的可能!
在战略上,董璜军无疑是极为优秀的,但战术决策上却成了各自为战。
不过,周瑜的想法也仅仅是理论上罢了。
周瑜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说让袁绍守寿春,但寿春就一定可以守得住吗?
打仗可不能仅仅考虑纸面上的数字啊,军心士气有时候比军队的数量反而更加重要。
于是,知道事不可为的周瑜决定劝焦触投降,以此功劳来保全自己和孙权。
然而,他还没把扭扭捏捏的焦触劝好,周泰军竟然已经入了城。
这下子,焦触傻眼了。
献城之功和被迫投降,其中的差距可不是一般大。
但事已至此,焦触又有什么办法吧。
“悔不听公瑾之言!”
焦触哭丧着脸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