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现场还原,脑海中的实验(1 / 2)

<b>inf</b> 第一百三十七章现场还原,脑海中的实验

“什么方法都不行······”

吕平副局长揉了揉眉心,一阵苦恼。

“假如他杀的判断成立,那么凶手总是要进来作案的,总是要离开现场的!”

“我听你们的意思,是要讨论一下这个绑架犯紫砂的可能性了?”

甄浩林和甘齐听了,只是摆摆手,但是并不坚决。

“还有其他的疑点,集中在尸体,和现场房间上。”

甄浩林叹了口气,说道

“比如现场的房间十分潦草,死者明显没有怎么收拾,但是,房间里靠近外面的窗户,却被擦得十分干净。”

“再有尸体的衣着,和被绑着的双手······不过这一切的探讨,还是得建立在确立他杀的可能性的基础上。”

甘齐附和着点了点头,瓮声瓮气地说道

“现在已经有人觉得死者是个神经病,这个怪异的现场是他自己发疯上吊搞出来的。”

“你说得对,你说得对······”

吕平在专案组的办公室里踱着步子,目光瞥向黑板上的记录。

“如果这个密室不能破解,他杀的可能就永远无法建立。”

这个时候,他忽然想到自己刚刚送出去的那份资料。

吕平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心怀侥幸,他肯定是希望这个案子是白金市警局解决的。

但是,一想到有一个世侦会的人物也在思索眼下这死胡同的案情,吕平的心中,依然感到一丝庆幸。

······

与此同时。

警局公厕。

“假如我是凶手,我该怎么进来,我怎么离开?”

苏晨闭目,遨游在脑海中的案发现场中。

地板、四面墙壁和天花板,他都检查过了,没有可以进出的通道。

这间房内的陈设也相当简单,没有大件家具,只有一张临时的折叠床,吊扇,和暖气片。

也就是说,只有两个地方可以进出人,一个是门,一个是窗户。

“门锁需要旋拧上锁,我试了试,力道很大,不是很容易操作,王警官也检查说它没有被拆卸的痕迹。”

“那么我就更倾向于凶手是从窗户逃跑的,七字形执手锁的结构操作起来更简单。”

苏晨缓缓走到密室的窗户前,一把将窗帘拉开。

窗外,是一片沉沉的日暮,几行归雁自天际掠过。

整个城市的剪影显得如此静谧,和身后诡异的凶杀现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我为什么看得这么清楚?”

苏晨抬手,用指节蹭了一下窗户玻璃,发现那上面一尘不染,被擦得干干净净。

“我很好奇,既然有心将窗户擦得这么干净,为什么又拉上窗帘,这似乎是矛盾的行为。”

想到这里,苏晨习惯性地停顿了一下。

这一瞬间,电光火石,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轻声道

“除非,是不得不把窗户擦干净。”

“窗户的灰尘一蹭就掉,或许会留下什么痕迹。”

这个推断似乎是有些可能的。

苏晨将窗户七字形执手锁扳开,发现自己并不需要用太大的力度。

于是,他开始尝试,在不触碰锁的情况下,将窗户关上。

“是冰么?”

感受着屋里暖气蒸腾的热流,苏晨一边脱下外套,一边思索着。

“如果用冰块雕刻出特定的斜面,摆放在锁把下面,再在屋外合上窗页······”

“利用斜面,似乎就可以让执手锁从开启状态滑向关闭。”

“而屋里面的热气,就是为了让冰块融化,从而销毁痕迹。”

这样想着,苏晨一挥手,立刻就有一方冰块落在手里。

这也是神断术的好处之一,他可以在脑海中尽情地做实验。

按照脑海的构想,他将冰块雕刻成一个扇形的斜面,方便把手滑动。

紧接着,苏晨把冰块垫在锁把下面,用力推动窗页,想看看锁会不会如预料中那样合上。

然而,效果并不好。

因为受力情况很别扭,苏晨用了很大的力气,才能让锁把稍微移动一点。

他连试了几次,最后的结果,不是冰块碎裂,就是锁把被折断。

“不行,摩擦角太大了,根本移动不了。”

苏晨有些气喘吁吁地回收,将一切复原。

“而且这个窗台太窄了,没有放置点,如果硬要用冰块,不论什么形式,它都要做得很大。”

“冰的比热容是2100j/(g·),而室内开了暖气的温度是39度,冰的温度必须低于零下20度,温度太高就太脆了······”

“加上报告里说死者的死亡时间是20~50分钟前······再算上导热效率,这样的一块冰,在白金警方赶来之前,根本不会融化。”

“退一步讲,它化掉的水也不会这么快蒸发完。”

苏晨在脑海里进行了一番简单的计算,很快排除了这个想法。

想要在屋外将窗户关上,还需要另找办法。

“砰砰砰!”

正在苏晨思索时。

忽然,一阵敲门声,将他从脑海世界强行拉回了现实。

厕所隔间的门发出一阵震动,苏晨的思考被打断,有些不悦地应了一句

“有人。”

门外传来甘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