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到底要谁(2 / 2)

实际上,三个厂真是各有各的麻烦,第三个是绝对不能要的,前两个也都是赔钱的状态,就看厂里能接受哪一个了。不过已经想了一会儿的钱有根再次发问了,“那个电子管厂,有没有改产晶体管的可能。”</P>

“钱工,没有这个可能,里面的工人都是一机厂的子弟,没有专门学过电子这个方面,只能以老带新机械化的生产最简单的电子管,废品率比较高,而且里面的设备,都是当初第一电子管厂扩建的时候进口的北边的垃圾,现在工作能力堪忧。最关键的还是人才问题,由于第一电子管厂和第一无线电厂的原因,他们厂即便是培养出合格的电子管加工工人,也会被调走,留不住人。”</P>

第一电子管厂,是基于国际工运,由东汉斯援建的,建成的时候,由于设备先进,基本上可以生产世界第一梯队的电子管,而且他们的工程师也比较负责,提前一年就开始培养工人。一直到北边把援助专家撤走,同时也逼迫他们跟着一起走。虽然也花了钱,但是这钱花的舒心。后来要扩建,生产设备国产化率不够,所以找北边买的,结果买来的全是战争时期当然古董,来了没干几年,就纷纷退休了,但是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些东西足够破,也足够落后,为国产仿制奠定了基础,东汉斯的设备新归新,没有基础研究不了啊。当然作为京城最大的电子管厂,也是最先进的电子管厂,他们不但虹吸研究人员,他们还吸收产业工人。整个北方基本上都在他的覆盖范围内,要不是有金陵无线电厂挡着,他能吸到南海去。</P>

“我说的是晶体管,不是电子管。”</P>

这个时候,何雨水说话了,“不用想了,晶体管这一部分,是倾全国之力打造申城微电子厂,这方面根本没有人才可用。不过我觉得那个水泥厂倒是不错。”</P>

“不行,那个水泥厂人比这个电子管厂多太多了,而且原料也更贵,只要规模上不去,就永远是个累赘,还不如这个电子管厂呢,最起码这个还有盈利的可能,就算是不盈利,厂里养着他们,人也少一点。”</P>

这个时候钱有根也说话了,“不,这个水泥厂可以盈利,”其实他也钻了牛角尖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听到何雨水说话,他才明白,没有利润就是技术不够,和产量没有关系。“生产普通水泥不能盈利,咱可以生产特种水泥,特点就是技术含量高,生产成本高,售价更高,但是用量比较小,适合我们这种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但是产量比较小的水泥厂。”</P>

这个时候,刚刚从实验车间回来,找人打听了一下现在说的是怎么回事,看着钱有根不说话了,他又举手发言,“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下转型,我昨天去调查看了一下,都是一些比较先进的湿窑,稍微改装一下,改成电窑,可以生产特种陶瓷。钱工这句话我认可,厂子小就得拼技术。”(我见过湿窑改的电窑,可以烧制超高硬度陶瓷,怎么改的不懂,花了多少钱不知道,其他的能不能生产我也不知道,下面的你们就当我胡说八道吧。)</P>

“既然可以拼技术,咱们就不能把电子管厂盘过来吗,这个也好听不是。”其中一个人说,“而且水泥厂人太多了,咱们就是研究特种水泥也需要时间,这期间我们的压力太大了,我盘算过,如果今年十月份之前,他做不到盈利,我们今年的自留资金得全都砸到这里面去。”这段话也是不少人共同的心声,电子管多么高大上,水泥什么东西!</P>

“我说两句,孙工,钱工,你们觉得特种水泥真的能让这个厂子实现盈利吗,要不要进一步改造,现在的设备能生产吗,改造也是一笔钱。我倒不是说能不能花钱,今年的自留资金不够,可以找上面透支明年的,明年的不够可以透支后年的,但是这一个卫星厂,总不能一直遥遥无期吧。”</P>

“这个改造电窑生产陶瓷的话,今年的自留资金肯定不够,具体花多少钱,我也没数,但是只要完成了改造就能立刻投产,咱们厂内部就有不少地方用的是特种陶瓷,比如压气机的叶片镀层,还有铸造车间用于加工复杂腔体的白砂,都是陶瓷,咱们完全可以自产自销,内部消化。到时候就算是咱们总厂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这个小水泥厂也能盈利。”</P>

“特种水泥的话,改造花钱不多,但是我可以立军令状,两个月之内,我就可以让特种水泥投产。”</P>

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人,还在悠悠的说,“电子管厂真的没戏了吗?”</P>

“刘科长,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没戏了,那个厂,你连工人都找不到。而且你不看看,大家都在研究怎么让水泥厂挣钱吗。你心心念念的小宝贝是来不了喽。”对于他的调侃,大家也只是笑了一下。</P>

既然总工办和技术科都有让水泥厂扭亏为盈的办法,那么完全可以一试。甚至有人已经在畅想了,如果这个水泥厂技术真的达到一定水平,是不是可以迁址扩建,到时候,是不是可以安排孩子进去当个工人,大集体怎么了,大集体的工人也是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