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P>
“这不记得听清楚的吗,你就看看这写的前几章,从苍云岭到万家镇,犯了多少错误。三大纪律犯了俩,你怎么还发现不了问题呢。”</P>
“这种人又不是没有。再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万一有埋伏呢。”郑丽春声音不自觉的就低下来了。</P>
“你书里给李云龙传令的可是传令兵,不是电台,旅长距离肯定不远,什么情况他能不知道,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行动听指挥这句话就是干这个的,防的就是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就是赢了,要是输了对战局会产生什么影响,战场抗命,毙了都不多。这种人有,但是不值得称赞,更不应该专门写本书去夸奖他,明白不明白。”</P>
“还有后面,这个孔捷指挥的独立团被什么山本特攻队突袭,死伤惨重,被撤了,看这书里很多人还替他叫屈,这里面副总说的蠢猪式的指挥一点都不为过。你有没有听说过一支被称作战略轻骑兵的队伍。”</P>
“我知道,是九军团,一双铁脚板,打出了骑兵的机动性。”</P>
“那么这支部队的主要作战方法是什么,是在最不可能发动袭击的地方展开攻击,这是咱们得老打法,怎么能不注意呢。一个团长,居然会觉得悬崖,敌人就上不来就不进行布防,这不是开玩笑嘛,这不就是在抹黑我们老革命嘛。我不懂怎么布置岗哨,但是这种明显的失误,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我知道你想说现实中指战员也不是圣人,怎么可能不犯错,但是这不值得歌颂,懂不懂。”</P>
“还有后面更多的不听指挥,擅自行动的地方我就不说了,咱再说赵家峪一战,我们的部队是人民子弟兵,哪怕是战至一兵一卒,也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独立团,八个营,这个时候干嘛去了,我觉得你这朋友是觉得让老李给媳妇报仇,攻击平安县城有点过,所以加上了赵家峪的百姓,切。人家都是舍小家,为大家,他倒好为了他的仇恨,再次抗命,整个晋西北打成了一锅粥,多少人因为他一次意义不明的作战行动仓促应战,要增添多少无谓的伤亡。”</P>
“后面,这个田雨怎么回事,这书前面塑造的李云龙为了救媳妇,给媳妇报仇,不惜抗命多好的男人啊,哼哼,胜利了,娶了这么一个出身的媳妇,甚至为了娶她还下跪,这是什么,嫌贫爱富?前面还是夫妻情深的标杆呢,后面看见有钱人家的闺女就忍不住了。这对普通士兵什么影响,这叫信念崩塌懂不懂。”(我爷爷的原话更难听,我都写不出来,我记得当初看第一遍的时候,他前面还笑呵呵的跟我说里面不合适的地方,到了这一段,他是破口大骂,甚至扬言,这种人在现实中活不过58年。我挺喜欢这部剧的,也刷了三遍,但是不敢让我爷爷知道,他说这是侮辱子弟兵,不过我看他看神剧也挺带劲的,可能是他拿历史正剧,也就是大决战那种级别的影片要求的亮剑吧,这要是真的,那对亮剑还真是种褒奖。)</P>
“那他就不娶媳妇了呗,这不太合适吧。”</P>
“为什么不娶,可以是战友遗孀,可以是战斗合作伙伴,也可以领导介绍的对象,反正他的老旅长是个喜欢当媒人的人。但是就是这个人不合适。至于后面丁伟的论文,到底有什么问题,你经常和部队文工团打交道,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P>
“我知道,丁伟的论文看着很高瞻远瞩,实际是通篇废话。”(实际上,北方是我们的大敌,这在很早之前就是一个共识,丁伟的论文就是把一个高层指战员都应该知道的事情给复述了一遍,甚至在公开场合把这个观点说出来,就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我爷爷说当时从半岛回来,很多部队要整编,退伍的时候,团政委亲自谈话,希望大家退伍之后能服从安排到三北去,就是为了一旦有事,这些人是上过战场的老兵,可以快速反应。他是被光头抓的壮丁,然后稀里糊涂的打内战,稀里糊涂的跟着投降,接受整编,然后上半岛战场,自称没打过硬仗,但是立过一个小功。)</P>
“你还有一个地方没说,现在我们和北边没有翻脸,这种明确指向性的东西根本不适合出现。最后还有两个关键问题没有说,第一李云龙不识字,这个问题很大,这是在抹黑我们的指战员,长征是一所大学,这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们一个普通战士都认字,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人怎么能当团长,简直扯淡。还有就是楚云飞,这个人但凡是能在最后时刻起义都不是问题,偏偏给他了一个愚忠的性格,还想把他塑造成正面人物,简直就是笑话。”</P>
“记住一句话,言多必失,一部小说这么多内容,这么多话,你知道那句话犯忌讳,那句话不合适。我也不想知道这本书到底是不是你写的,但是我就一句话,这是第一次,我也希望是最后一次,以后这种事情别来找我,我怕我一个忍不住给你举报了。如果你真有这么个朋友,你也别说是我说的,我什么都不知道。”</P>
本身这本书就不厚,赵芹看的也简单,所以两个人聊了小半夜,也就睡了。第二天,郑丽春让她二嫂去厂里替她顶班,今天她在厂里啥事也没有,让她二嫂去厂里舒舒服服的打毛衣也是好的,她在家里暖暖和和的把年终总结写了,昨晚下了一场小雪,对于干旱没啥缓解,但是对于降温有很大作用,办公室还是不如家里暖和。行政人员允许顶班,工人不行。等大院都走了,就找到轮班的冯小楠家里去了,“小冯,看在老乡的份上,姐姐帮你一次,这里都是最基础的修改意见,你看着办吧?”这本书就是冯小楠写的,为了能多挣点钱,挑了一个最不容易出问题的,结果还是翻车了。</P>
冯小楠接过修改意见之后,看了一遍,“郑姐,这改了还是亮剑吗?”</P>
“那我不管,谁让你抄东西不管历史背景呢,这本书成书是什么年代,现在是什么年代。听姐姐句劝,最好是烧了,言尽于此,以后有这种事情你也别来找我。”说完,拿过自己记录的稿子就回家,这玩意得回家烧,不能留下证据,要是万一出事了也麻烦。这本书从现在开始,她从来没有见过,以后就装完全不知道。</P>
(我在一部年代文里说,亮剑不适合出现在年代文里,尤其是七十年代,结果作者和我吵起来了。我会把这一章推给他,兴许能多一个读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