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塞北平田出新贵 276章 犹存一念,三界空虚(自传)五(1 / 2)

一剑吞鸿 曹家大官人 1604 字 8个月前

我虽然只是个还未领悟大乘佛法的小缁流,关于三教间的恩怨纠葛,我多多少少还是了解一些的。

所谓江湖庙堂,三教为长。

在阴阳家所谓的大九洲内,不管是中洲的大汉、南面的骠越、北面的大秦、西面的西域南北道,又或是东面尚未完全开化的倭国,都对三教崇敬有加。

原因无他,只因儒教、佛教、道教三教的教义、理念、门徒数量和社会影响力,对于执政君王巩固皇权,助益极大,皇权借助三教巩固基石,三教倚仗皇权持续壮大,这让三教在几百年来,就如同三个从山巅滚落的雪球,越滚越大。

三教鼎盛如此,天下各处便出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道门圣人、佛教大师、儒家魁首,在各地备受尊崇,声望绝伦,诸如一显的师傅一禅大师、儒家大擎苏御等人,在江湖上甚至达到了一呼百应的威望。

遥记十年前,中原地区恰逢大旱,百姓无粮可收,一禅大师在白马寺听闻消息,毅然下山北上,硬是说服了大秦的强势君王苻毅,从秦国牵回了五千只羊,短暂化解了危机。

就连苻毅这样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君王,都不管轻易触犯三教逆鳞,三教的威慑力,可见一斑。

对外,三教绝世无双,对内,三教之间,也是龌龊重重。

佛教自西域传来,在那里根深蒂固;大汉自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在中洲可谓如鱼得水,相比儒家和佛教,本土出身的道门,以方便秉持道法自然不愿入仕,一方面出于无枝可依的客观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则如无根的浮萍,四处飘零。

直到神武帝时期,道门在寇谦的带领下,一部落脚大秦,创立静月天宫,并为大秦改变风土气象,被大秦头狼苻毅拜为国教,道门在万千世界中,才算有了政治同盟和坚强依靠。

一山不容二虎,何况是三教这三头猛虎。

道门在大秦‘一道成快’,儒家和佛门在大秦的日子,可就不那么好过了。

儒家素来鄙夷大秦为蛮夷之邦,所以并没有在秦国花上多少心思经营,与之相反的是,素来讲求‘天下一家’的佛门,他们在各国都颇有根基,‘各国’中,自然包括了秦国。

统率大秦道门的寇谦,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在大秦朝堂站稳根基后,立即着手排斥佛门事宜,通过说服君王、煽动百姓、把控舆论、制造事端,佛门子弟在秦人眼中,很快变成了一群坐吃山空的国家蛀虫。

大秦君民愤恨,在几年前,头狼苻毅下达了一道决定佛徒生死的命令,灭佛令。

这也就有了方才我在枝离村所见一幕。

......

此刻,我一个佛门中人,被百余秦军层层围住,以我对秦人的了解,这片小树林,应该就是我的葬身之地了。

明知必死之局,我的心中陡然生出决然之情。

听到那持锤校尉问话,我脸若会红,双目圆瞪,厉声反驳,“哼,既然你说我是南渡和尚,有何证据啊?”

“证据?本校尉就给你个证据。”

持锤大鳖用巨锤点了点我的脑袋,悠然道,“我眼中的和尚,终日躲于宝塔寺庙之中,细皮嫩肉,享人间供奉,哪里会出来云游世间疾苦?所以,你是苦行僧恰巧来此这个借口,根本不成立。其次,你看看你这行头,与河里喂王八的那群光头不差分毫,说你不是他们一伙的,鬼都不信。”

我正要开口辩驳,旁边士兵一个飞脚便顶到了我的腹上,疼得我说不出话,只能死死瞪着领头的持锤大鳖,表达愤怒。

秦人生于苦寒之地,加上寇谦的煽动,在他们的印象里,佛门中人个个都是懒惰成性、混吃等死的家伙,天下间没有感同身受,在贫苦中煎熬的他们,只要一看到不劳而获的和尚,便会无端生出恨意。

这股恨意,越来越浓,愈演愈烈,最后变成了无情杀戮。

我生的细皮嫩肉,所以,在秦军眼中,我也是这样的和尚吧!

持锤大鳖见状,先是哈哈大笑,随后怒声说道,“佛讲渡人,可竟一语不能践,最后给了我大秦百姓好日子的,还是那些豁出性命的道士。陛下给那些道人荣华富贵,俺们没意见,你们这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杂碎,却又凭啥享受人间烟火?就应该把你们全部扔到河里,喂鱼。”

“哈哈哈!天变不足畏,人变可畏,以一二人之好恶,断一道之好恶,一叶障目耳。”

我气急大笑,反正也要前往西天极乐,索性放纵一回,开口辩驳道,“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你大秦多造杀戮,步步尸山血海,死了几万几百万人都没能让你等悔改么?多行不义必自毙,等着死吧!终有一天,你们会,灭!种!亡!族!”

持锤大鳖懒得与我打嘴仗,直接骂了一句,“放你姥姥个屁!”

我仍觉不过瘾,旋即又说,“还有!你方才所言有误,喂到河里的,不一定是鱼,也可能是鳖。”

持锤大鳖问我,“嗯?此话有何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