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技师觉着改装没什么难度。他们把PAK36的炮架去掉,保留护盾,把火炮装在‘威利斯’的后座上。
改装的缺陷就是安装火炮后车内空间非常狭窄,炮兵必须下车射击,车内只能带十五发炮弹,必须配另一辆‘威利斯’作为弹药输送车。
测试后还发现‘威利斯’实在太轻了,火炮侧向射击不稳,一定会翻车。若想获得较高的射击精度,最好停车放下驻锄。
但不管有多少缺陷,这好歹是一辆自行炮车啊——原版PAK36要靠四人炮班推近半吨的火炮。在野外推这玩意作战,简直是噩梦般的体验。
‘威利斯’还可以改装成通勤车、侦查车、救护车、运输车。总之美国人怎么用它,志愿军同样可以。
为了这批炮车,志愿军管后勤的洪副司令也赶到沈阳,亲眼见识了三辆改装的原形车。
在市郊的靶场上,三个步兵炮班临时学习驾驶,志司参谋现编操作手册。十几号人盯着四人炮组进行操作。
开车,急停,放驻锄,瞄准大概八百米外的目标,开火。
因为‘威利斯’比原版PAK36重一倍,射击稳定性反而更有保障。特别是在放下驻锄的情况下,火炮打击一千米内的精度反而提高不少。
“这车很小啊。”洪副司令举着望远镜看远处设置的标靶,“打的还挺准的。”
八百米外的标靶是两米乘两米的木板,用石灰画了一个个同心圆在上头。三辆炮车依次对其进行射击,轻快的炮声在靶场上此起彼伏。
‘威利斯’是真的小,架上火炮也没两米高。
“这小东西开炮动静不大,随便找个犄角旮旯一蹲,带上点伪装,战场上就很难发现它。”洪副司令一眼就喜欢上了改装的‘威利斯’炮车。
“敌人的轻型战车扛不住它的炮击,就连坦克的侧后装甲也能击穿。关键它便宜啊,不管是车还是火炮,都是白捡的。而且还省油。”
省油这事真是太重要了,志愿军的油料供应还是过于紧张,没办法敞开供应。
几十吨的坦克都是油老虎,相比之下‘威利斯’带四十几升油就能跑五百公里,简直是好用又耐操的驴一般。
“部队马上就要打大战了,马上生产一百辆‘威利斯’炮车装备第九兵团。我们要争取在入夏前给对面磨磨蹭蹭的陆战一师狠狠的教训。”
洪副司令对兵工厂下命令,顺带看看靶场旁边的训练场。十几名德国教官正在培训志愿军的装甲教导营,一辆从朝鲜缴获来的‘潘兴’停在他们对面充当教具。
朝鲜战争双方激烈厮杀,各有缴获。
但美国人对缴获的朝军T-34没啥兴趣,苏联人却对‘潘兴’很在意,得知有缴获立马派人来操作摸底。
可驾驶‘潘兴’的同时,苏联装甲兵对停在训练场对面的一排德制战车却频频瞩目。
那是些刚刚在捷克接受改装,绘上八一军徽的‘追猎者’,低矮的车身,灰绿的涂装,土不拉几,毫无战斗力的样子。
德国人在教中国士兵装甲战术,苏联军官很不是滋味。前几年他们还在欧洲战场跟同样装备的同一批人拼死作战,现在居然看对方搞‘薪火相传’。
“这些中国同志能学会德国人的装甲战术吗?”‘潘兴’的炮塔上,一名苏联坦克兵趴着舱盖发问。
坦克下站在个苏军少尉,冷冷看着对面的德国教官正充当车长,训练中国驾驶员如何听懂车长的命令。
翻译时不时要跟德国军官讨论几句,才能把某些专用的词汇表述清楚,大致意思是‘突击炮’是防守武器,没人考虑过如何用它在山地中进攻。
受训的中国装甲兵却非常乐观,对他们来说能装备战车就是巨大进步,还管它什么考虑没考虑啊?
在训练场的另一侧,一辆被挑选出来的‘追猎者’正准备射击。几名德国技工和苏联军官小心的朝战车的75毫米火炮中装填弹药。
在大概一千米外停着辆战毁的‘潘兴’。它是被M18无后坐力炮发射特种破甲弹摧毁的,但其前装甲依旧完好,被大型拖车弄回来充当实物靶子。
炮弹装填完毕,现场还有高速摄影机在拍摄。苏联军官深吸一口气,抓着步话机下令。‘追猎者’随即嘭的一声炮响,对面的‘潘兴’眨眼亮起火光。
没多久,对面报靶的人员在步话机里传来欢呼声:“打穿了,彻底打穿了。新的次口径钨芯穿甲弹能打穿‘潘兴’的正面装甲,我们有跟对手硬拼的能力啦。”
现场众人大声欢呼。
消息传到就在现场的洪副司令耳中,这位老军人也轻轻叹道:“不枉我们费劲辛苦挖的几千吨钨矿啊。这帮德国军工总算搞出利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