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一点就着的脾气表现的淋漓尽致,对日本人更是没啥好态度。争辩几句后,朴浩昌气呼呼的独自离开,只留两个日本人继续坐在电脑前。
新世纪后,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确实远不如韩企。石立也没啥好说的,只能叹气。
三浦沉默一会,伸手在电脑上搜索跟中国相关的财经新闻。日媒对这方面还是非常关注的,很快找到《朝日新闻》对近两年中国经济的分析报道。
“2000年GDP增长百分之十二,2001年更是飙到了百分之十四?”三浦瞪大了眼睛,反复屏幕上的数字,感觉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你没看错,周青峰的‘圣光’团队对中国经济的激励超乎想象的强劲。”
石立连续叹气。
“我有时候真希望周青峰是日本的被选者,如果他去议会里把那些头脑顽固的老古董挨个敲死,我绝对百分百的支持。”
自打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崩盘后,日本社会出了名的死板和僵化。他们不是求变求存重新开辟市场,反而一门心思钻牛角尖。
与之相反,《朝日新闻》在报道中直言不讳,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因来自其近两年扭转性的高效反腐和经济变革。
相比国内的遮掩,日本财经记者收集了几十起中国高层的离奇案件。这些案子无一例外都是死者在极为严密的保护下被干掉了。
很多新闻在国内不为人知,但在国外往往被传的沸沸扬扬。
比如‘岭南王家的老二在帝都高档会所被人敲烂了脑壳’,这案子影响力极大,惊的整个岭南地动山摇。
日本媒体对这个案子有个特别有意思的评价,“谁是最终受益人,谁的嫌疑最大。岭南王家财亿万,现在全进国库了。”
一同被干掉的还有十七家呢,于是巨量资产充公。
国库突然间暴富,虽说很多都是股份和不动产,但流动资金也足够支持大规模的科研和基础设施投资。
此外还有香港五家地产商死于非命,这更是一大笔横财落在‘圣光’手里。顺带靠抄家变卖,港府大大的收拢人心,缓解社会矛盾。
反腐之后,中央权力极大强化,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体制改革。
比如‘圣光’进入航天产业,直接拆掉了航天部门好几个院所——‘圣光网’有报道,一个院所四五千人,五分之四是领导,干活的没几个。
现在领导都下岗,院所跟着重组——不少院士向中央提意见,说这会影响某些重点项目的进度,对大局不利。
可‘搞党政’的一句话结束争议——‘磨刀不误砍柴工’,领导比职工多几倍,不彻底改革还有个鬼进度,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
类似的还有铁道部提前十二年改制成为‘铁路总公司’;几家飞机制造厂和发动机厂合并成中航工业;中国船舶,中国化工,中国中车,一堆政府部门提前变成了国有企业。
《朝日新闻》将这些密集的改革看做中国权力架构的巨变,同时也是为加入WTO,在全球市场竞争做的准备。
“预测中国GDP在2002年增速会达到百分之十五以上,因为长久制约其发展的内耗大大降低了。地域和部门利益被硬生生打破。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切的起始都是在2000年初开始的系列案件上。
大批实权人物的意外死亡到底是谁在背后策划,其缘由实在值得媒体好好探寻,但也可能是个世纪之谜。”
三浦把《朝日新闻》的报道念了一遍,不用多想都知道这背后发生了什么。他看了看石立,问道:“我们现在还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对吗?”
石立点点头,“是的。”
“什么时候被中国超越的?”
“大概八年后吧。”
“现在看来不用八年了。”
“我同意这个观点。”
“可我们的科技发展明明要比中国更快啊。我们有更多的高科技人才,消化未来技术的速度远超中国。”
“没错,我们进步很快,还修正了很多错误的科技发展方向。比如丰田打算把对未来的投资从氢能源改为锂电池。”
“有用吗?”
“我不知道,现在看来还是有点用的。但长远看就不知道了。”
两个日本人聊了半天,逐渐沉默的彼此对视,谁也不说话了。可他们明明又有想法要沟通,却都不愿主动开口,只能干看着对方。
就这么墨迹了半天,韩国人朴浩昌再次蹦出来,不耐烦的说道:“我在旁边等半天了,你们怎么就没人表态呢?”
两个日本人被吓着了,愣愣的。
朴浩昌又问道:“你们是不是想背叛‘兄弟会’?”
三浦和石立同时摇头,默默表示表示自己的坚贞不屈。
朴浩昌大怒,“别否认了,我知道你们想干什么。我只想说,我愿意入伙。”
两日本人还是摇头,却不说话。
朴浩昌急的一跺脚,“你们日本人就没点正常的表达方式吗?为什么不敢承认呢?”
三浦看了石立一眼,犹豫一会说道:“或许我们应该去喝一杯。”
石立当即同意,“是的,我们应该一起去喝一杯,为三浦庆祝一下。”
“喝一杯?这时候难道不应该想办法找‘圣光’那边联系一下吗?”朴浩昌还想再说,却被两个日本人给捂住嘴,硬生生拖走了。
“别说了,快别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