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说道:“我想考公务员。”
《公务员法》提前四年通过了,走后门进体制的事在今后会越来越难。
另一人说道:“我想下海经商。”
下海经商正是热潮。
还一人说道:“想出国。”
出国热正在高峰。
最后一人挠挠头,苦恼说道:“我没想好。能考上公务员当然好,但我没关系。做生意要本钱,我也没有。能出国最好,但出不去啊。
倒是最近国企在加工资,私企开价也高。好些科研单位在改革,待遇翻倍的提升。我也不知怎么办,可能去考研究生吧。”
这位说的是最现实的,高校正在扩招,规模比‘历史上’还大些。毕竟抄权贵的家捞了不少钱,又发了五千亿的国债,中央手里资金格外充足。
萧金浪对几个年轻人的想法深表满意。他也不鼓励什么,只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平静的观察和感受。
国内在缓缓掀起波澜,阿富汗的局势也继续发展。
第二次挨火箭炮的袭击后,‘塔利班’狂热的头脑被浇了一盆冰水,瞬间清醒。攻击从两百多公里外袭来,实在不是游击队形式的部落武装能对抗。
‘塔利班’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抄当年对付侵阿苏军的那套,退出大城市,散落到乡间去。于是他们快速撤离喀布尔。
撤离过程中,‘北方联盟’趁势收复了首都,还顺带继续用火箭炮对‘塔利班’的大股撤离部队进行炮击。
折腾几次后,‘塔利班’丢掉了所有的重装备,躲进山区的村落和洞穴中散于无形。
在这过程中,卡赫维奇找到了在喀布尔的半岛电视台记者,总算联系上了在巴基斯坦的同伴,并召唤来了救援直升机。
狼狈回到白沙瓦,卡赫维奇却迎来一个好消息——虽然‘塔利班’极端反美,但在有共同敌人的情况下,‘兄弟会’不嫌弃这个组织,反而愿意帮它一把。
CIA借用美军的C-17运输机送来一批军援物资。除了轻武器外,还有专门用于对付低空慢速目标的车载防空系统。
就是被美军嫌弃到死的‘复仇者’——一辆‘悍马’搭载四联装的‘毒刺’防空导弹,为了提升目标搜索能力,配了一部前视热像仪。
为了运输方便,‘悍马’车都没了。热像仪和导弹可以安装在皮卡上,也可以单兵背负运到山顶进行警戒。
“有了这玩意就可以轻松打掉对手的双翼侦察机,不用再怕‘北方联盟’简陋至极的制导火箭弹了。”
送装备的‘兄弟会’联络官对此还是很有信心的,“只要有所准备,美利坚完全能克制任何对手。”
‘兄弟会’还提供了一千万美元的现金专门用于收买人心。别小看金钱攻势,假如这世界有什么是金钱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定是钱没给够。
‘塔利班’反美,但不反美元。
有钱有装备又CIA提供的情报支持,卡赫维奇几乎是满血复活。
他带了三名被选者,二十多名追随者,一百多名巴基斯坦雇佣兵,乘坐五十几部车辆,带着武器弹药、医药电台之类的装备前往坎大哈。
如此庞大的车队受到‘塔利班’残余势力的热烈欢迎,其首领奥马尔亲自出面迎接卡赫维奇的到来,称呼其为‘最亲爱的兄弟’。
等等这个称呼有点耳熟。
之前被火箭弹炸死的哈卡尼也是这么欢迎卡赫维奇的。在拥抱奥马尔时,后者下意识的抬头看天——坎大哈离喀布尔四百五十公里,火箭弹应该飞不过来。
一路败逃让‘塔利班’的实力从巅峰时期的近五万骨干跌到不足五千。有了卡赫维奇提供的帮助,奥马尔才在坎大哈重新聚集人手,树立威望。
经过半年的重整,到2001年中,‘塔利班’的实力不但没有衰退,反而比之前更强,也跟适应残酷的现代化战争。
卡赫维奇还帮‘塔利班’训练和准备了一万人的‘精锐’,准备再次挑战占据喀布尔的‘北方联盟’。
但前次进攻被虐的心理阴影太深刻了,‘塔利班’很担心自己走到半路又被火箭炮给轰的死伤惨重。
于是其首领奥马尔向北方的敌人发出‘邀请’,大意是——请马苏德兄弟先开火吧。我在坎大哈给你造了个囚笼。
马苏德在喀布尔蹲了半年,同样不肯南下,也发出公开呼吁——请奥马尔兄弟打过来吧,我给你准备好了裹尸布。
“马苏德,你这个投靠俄国人的软蛋。你瞅啥?”
“奥马尔,你这个操羊都不配的蠢货。瞅你咋地?”
“马苏德,真主会降罪于你的。再瞅一下试试!”
“奥马尔,你已经被雷劈过两次了。试试就试试。”
‘塔利班’和‘北方联盟’隔空骂战,把卡赫维奇都搞蒙了。他这会才发现中俄为主的‘上合组织’没有半点统一阿富汗的意思,也没费心武装马苏德。
现在‘帝国坟场’的两家势力都是‘进攻不足,防守有余’的菜鸡,只能耍耍嘴皮子——‘圣光’在背后干什么?!
在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