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统战(1 / 2)

这世界危在旦夕 通吃 1687 字 9个月前

马路上车来人往,拐角的餐馆稀稀拉拉坐着几个顾客。壁挂的电视里,几个知名频道的主持人拉来键政专家讨论最近的‘中国窃取技术’。

哪怕民众什么都不懂,反正知道中国很坏就行了。

加州理工的荣格教授坐在餐厅的角落,抬头瞄了几眼播放的内容,心中叹气,如坐针毡。美国舆论场一边倒的批判下,跟中国有关的任何人和事都显得事态不妙。

有‘哈登’控制FBI,用强硬手段控制住‘通俄门’,其威力远比历史上小得多。

特朗普少了许多掣肘,上台就叫嚷要中国通过‘不平衡贸易’从美国赚了太多的钱,要对中国进行贸易战。

对华裔的污名化成了新的政治正确,没谁敢站出来给中国说一句正面的好话。荣格的内心颇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萧瑟。

在洛杉矶都市区的餐厅坐了许久,荣格喝了五杯咖啡,上了七次厕所,看表几十次,目光焦虑又忧愁。他很担心自己的命运,不知该作何决定。

荣格要等的人已经在餐厅外的一辆车里坐了两小时。教授没到,他就到了,一直在盯着餐厅周围的动静,确定周围不会有危险。

看看时间,车里的人觉着也不能一直等下去。他没发现什么异常,壮着胆子下车,走进餐厅。

荣格立刻注意到进来的这位,紧张的在桌前搓了搓手,等对方靠近后壮胆问了句:“梁先生?”

“是我。”来接头的人左顾右看,向侍者要了杯咖啡,低声道:“您好,我是梁广。这次来跟荣先生谈谈。”

梁广,就是周青峰给国防后勤局搞‘劳务派遣’的头一批‘日本工程师’。他在维修‘艾布拉姆斯’坦克的‘安妮斯顿’陆军基地待了半年,现在换工作了。

‘安妮斯顿’的维修线上已经有小一千的‘亚裔’工程技术人员。除了坦克外,美国陆军的重型机械装备都在那里维修翻新。

国防后勤局一直苦于人力不足,翻新效率和进度始终落后预期。对于‘劳务派遣’的‘亚裔’相对还是挺大方。

普通‘亚裔’技工只要通过三个月培训就能拿十五万人民币的年薪,半年后能力提升,年薪能涨到二十万到三十万人民币。

相应的工程师同样薪水翻倍,年薪百万人民币的不在少数。

因为给钱很到位,只要加入‘劳务派遣’项目的人就没有不开心的。大家既赚了钱,又涨了见识,还提升了技术能力。

美国是‘后工业’时代的国家,在机械制造和维护方面底蕴深厚,确实有很多细节值得‘派遣工’们学习。

就梁广所知,这次‘劳务派遣’每年至少能给国内培养万把人,都是在美国大型重工企业实习培训过的,技术和眼界非常扎实。

按‘圣光’给的合同,‘派遣人员’干两到五年攒够钱就得回国。虽然今后薪水没在美国高,但也不会太差。

很多人将因此摆脱碌碌无为的命运,有个全新的未来——军工系统内不少老职工的子女混的不如意,干脆选择‘派遣’到美国。

这又成了个‘闷声发大财’的项目,感兴趣的人特别多。

国防后勤局方面也很高兴,大批‘亚裔’技术人员的加入大大提升了诸多工厂和基地的运行效率。

这批‘派遣工’无论能力还是品行都非常值得表扬,唯一的缺憾在于他们不是美国人。但这也无所谓了。

至少陆军大大夸奖罗伯特上校在16到17年度的重装备维护方面有极大改善。五角大楼甚至给上校颁发勋章作为奖励。

事情顺遂,梁广却没办法继续在‘安妮斯顿’陆军基地待在去。他原本要轮岗去另一个‘玛莱’基地,却被临时安排个差事,来见一名叫荣格的华裔教授。

荣格中等个头,微胖,圆脸,大概四十来岁。

加州理工规模很小,就两千多学生,却是美国最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知名校友中有中国人熟悉的钱学森。

荣格能在加州理工当教授,其能力毋庸置疑。只是他现在碰到自己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

两人见面都很忐忑,握个手彼此寒暄几句就迫不及待的进入正题。荣格低声问道:“‘圣光’要在国内建私立大学,能有多少投入?”

梁广被派来谈话是因为他不再FBI的监控名单上,实际上他本人对什么‘圣光大学’并不太了解,但他知道事关‘圣光’,背后肯定有隐情。

“‘圣光大学’正在筹备中,国内官方是非常支持的,目前正在全球招募最顶级的师资力量,想用两年时间把这所综合性大学建起来。

初步投资不会少于五百亿人民币,当然这是多年的总计。”

梁广只能照本宣科,复读些上级交给他的公开资料,主要还是打消眼前这位荣格教授的疑虑,让对方能去国内看看。

“‘圣光’这次建校是很有诚意和信心的,校方正跟欧美日韩等各国名牌大学联系,搞合作办学。邀请这些名校的教授参与‘圣光大学’的建设和教学中。”

梁广说这话,他自己有点糊涂——西方这些大学能这么好说话?有点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