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来名国内新招收的菜鸟排着松散队形,拎着行李箱,开开心心的走向晶圆厂的宿舍楼。大家进楼就发现美国人的宿舍真心比国内好。
两人一个套房,面积很大,有大阳台和独立卧室,共用客厅和卫生间。家具电器很齐全,住的非常舒适。
美国地域广阔,平原又多,居民喜欢住郊区或小城市。其人均住房面积九十几平米,到处都是大房子,这确实比国内强太多了。
厂区的办公楼上,晶圆厂主管罗志恒隔窗瞧着宿舍楼那边的热闹。作为从英特尔挖来的台籍高管,五十几岁的他正沉吟不已。
国内在半导体方面的投资一向小气的很,归根到底还是缺课太多,高端人才严重不足,眼界实在太窄。
贸易战后,‘中兴’‘华为’等国内科技企业连续被美国卡脖子。
就这种要命的关头,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的所长还公开表示‘国产芯片替代不应成为主旋律’——这脑子大概是吃屎长大的。
可哪怕是国内‘独大’的‘中芯国际’也有‘养寇自重’的嫌疑,在招聘国内工程师的价码极度偏低。
校招的本科生是(6k×15个月),硕士生是(8k×15个月),地点是高消费的上海,工作还天天加班。
大陆不缺人才。
但半导体产业都是学霸干的活,读二十几年书跑出来谈情怀谈机遇,给钱却那么点,哪个人才会干这行?
‘中芯国际’给台籍人员开的薪资倒是高,就没想过好好培养大陆人才。很多大陆优秀人才用脚投票,在FAB行业干几年就跳槽去干管理销售搞金融。
‘圣光’横插一杆子重开炉灶,校招薪酬直接翻一两倍。不敢说平齐互联网大厂,好歹也提高受聘人员的基本水平。
特别优秀的还可以继续翻倍。
罗主管在美国干了二十几年的半导体,混过多家国际大厂,也是被‘圣光’开的五十万美元年薪挖来。
如今瑞蒙德的工厂里还有两百多类似来历的技术层。有大陆的,有台籍的,有华人出身,有美国本土的。
任贤选能,不看出身。
大家被‘圣光’硬生生砸钱收于麾下,一来维持工厂运转,二来培养从大陆招聘来的上千号硕博菜鸟。
‘圣光’大有把瑞蒙德工厂当做一间军校,不断培养能攻坚打硬仗的自家人才。
仅仅是一个晶圆厂,光是给这支技术队伍开薪水,‘圣光’一年就得花掉两亿美元。这给钱的痛快劲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菜鸟’们的花名册就放在罗志恒的办公桌上,其中一部分还是他亲自远程面试,全都很优秀。只要这批人在行业内干个十几年,必然会成长起来。
“也不知道‘圣光’能不能维持一二十年?”罗志恒长长叹了声,“若是能持续投资,倒还可以期望一下。”
在罗志恒眼里,‘圣光’真想发展起来,必须做好连续亏本十五年以上的心理准备——就好像当年的‘三星’。
这种亏本不是一年亏个几千万美元,而是每年几亿十几亿美元的亏。不亏够几百上千亿美元,大型半导体企业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
这么长期的亏本投资,靠企业自身根本无法承受,必须有国家级的力量兜底——马斯克的‘太空探索SPACEX’也是靠美国NASA的全力支持。
除了人力资本,半导体设备也贵。
就不提光刻机了,IC设计中使用的工具,高带宽示波器,网络分析仪,协议分析仪,逻辑分析仪,EDA软件,eutor,Tapeout费用,这些都是天价。
随便搞次流片测试,几百万美元就没了。
但这些钱就好像学费,是免不了的。
新员工花名册旁有一份设备请款清单,是数名高管签名向帝都总部要钱买设备,总价超过五十亿美元的采购金额。
很意外,总部痛快的批了,连问都没多问,但要求分期购买。五十亿美元要摊在一年的费用周期支出。
哪怕‘圣光’目前压根就没这笔钱,账面上的流动资金濒临枯竭。但总部认定自己能弄来钱。
罗志恒觉着这真是有点意思。
哪怕在英特尔,技术部门要设备,好歹开几个会。主管要向董事会说明一下这些设备到底用在何处,有什么利弊。
毕竟不是小钱,掌握批款权力的人也许不懂,但不允许被糊弄,总得搞出点仪式化的流程来彰显自己才是领导。
这种事全世界如此,连美国国会批款都免不了召开一轮又一轮的听证会。啥都不懂的议员老爷问出各种古里古怪的弱智问题。
“‘圣光’还真是新公司,官僚气息非常淡。老板只管掌握企业发展方向,不轻易插手具体事务。”罗志恒对此倒是很开心。
有钱终究是好的,目前很多美国设备还是不受限制的敞开卖。罗志恒让秘书给多家半导体设备企业发出询价意向,对方很快派人前来推销。
可在被批准的设备采购清单下,还压着另一份意见征询稿。对这个稿子,罗志恒也觉着颇为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