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发展(2 / 2)

中东国家所缺的,正是棒子国所擅长的——棒子国建筑业发达,拥有很多国际化高水准的建筑企业,猴子国战争后,这些建筑企业正发愁找活干。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另一段往事了。 棒子国的建筑业起步于高丽战争时期,当时大漂亮军在前线打仗,棒子国人就在后方帮大漂亮军修军事设施,慢慢历练。战争结束后,大漂亮军长驻了下来,但是棒子国的基础设施满足不了大漂亮军的需要,于是大漂亮军出钱找棒子国建筑公司修建了大量港口、机场、道路、兵营以及防御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棒子国建筑企业快速成长,它们普及了英语、掌握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知识,还引进了重型机械和设备。为转战海外奠定了基础。 猴子国战争爆发后,朴Zx出兵支持大漂亮国,投桃报李,大漂亮国则将在越南的建筑工程都交给了棒子国建筑企业。于是,棒子国建筑企业开始远征海外。以猴子国为起点,棒子国建筑企业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开拓市场,对海外建筑业务越玩越溜。

1973年,也就是石油危机爆发的这一年,大漂亮军从猴子国撤军,棒子国建筑业失去了美军这个大客户,日子开始变得不好过。 当时,一个派驻沙特大户的大漂亮国人,向棒子国三焕公司写信,说沙特大户有大批工程项目等待被承包。这个大漂亮国人曾是大漂亮军工兵顾问,当年在猴子国与三焕公司合作过,觉得这个公司靠谱,所以提供了这个信息。 三焕公司立即赶赴沙t考察,并在年底拿下了第一个工程项目——2459万美丽元,修一条高速公路。因为宗教活动的原因,这条高速公路工期特别赶,其他国家的企业都不敢接,三焕接了。 棒子国建筑工人之前接触的大多是军事工程,工人队伍也实行军事化管理,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特别能吃苦耐劳。工期紧张算什么,24小时开工连轴转,晚上挑灯夜战,整个工地始终有条不紊,热火朝天,把沙t国王都给震惊了。 高速公路最后如期完工,但是花了近3000万美丽元,三焕赔了。 虽然亏钱了,但赚了口碑:棒子国建筑公司吃苦耐劳,活干得好,报价还低。 自三焕之后,棒子国建筑企业纷纷涌入大户,并以大户为桥头堡,转战科wt、阿联q、伊L、伊LK、卡tE、约d,甚至北非的利bY。

03、推手 建筑企业进军中东的同时,棒子国政府也在积极为这些企业搭桥铺路,棒子国企业能进军中东,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棒子国政府的中东外交政策。 60年代以前,棒子国因为亲大漂亮、亲小霸王,被大户国家列为不友好国家。进入70年代,棒子国越来越依赖大户国家的石油,因此开始转变外交策略,寻求与大户国家友好相处。 1972年,棒子国释放了一些亲大户言论,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更是抛出了“中东事态四点申明”:和平解决中东纷争,恢复阿大户占领地,承认巴勒St合法权益,尊重大户国家的主权独立。 1973年12月,棒子国外务长官崔Gx出访中东,要求给予棒子国友好国家待遇,大户国王告诉崔Gx,除非棒子国与小霸王断交,宣布支持大户,否则不予考虑。 棒子国还真干了,虽然因此得罪了小霸王,但顺利获得了大户国家的友好待遇——这是棒子国企业进军中东的政治大环境。

大环境是条件,要助力棒子国企业在中东淘金,还有很多事要做。 1974年9月,朴Zx指出:针对石油危机带来的外汇危机,对策应到因石油危机而成为富翁的中东去寻找。此后,棒子国政府为促进建筑输出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比如制定法律,禁止同行恶意竞争或相互压价,规范投标、承包、转包等行为,淘汰经营不善、技术落后的企业,优化建筑输出业队伍,保证行业生态。设立中东事务研究所和中东经济合作委员会,协调政府各部门,为企业精准的指导和服务。棒子国政府还为建筑输出业企业提供保险、担保、贷款、减税等支持,设立技术研究院和专门的工程技术类学院,为建筑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等等。 棒子国甚至在驻中东国家的大使馆设置了交通建设参赞官,专门搜集所驻国家的建设交通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变化、企业竞争等行情,供本国政府和企业参考。 可以这么理解,棒子国在中东淘金,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而是政府和企业合作淘金,共同寻找经济危机下的出路。

04、苦干 自三焕公司进军中东之后,韩国建筑企业纷至沓来。 1973年棒子国企业在中东的工程承包额2400多万美丽元,1974年承包额增至8900万美丽元,1975年为6.4亿美丽元,到1978年,这一数值达到了78.9亿美丽元。从1974年到1979年间,棒子国在中东拿下的建筑工程合同总价值达410亿美丽元。 这是棒子国建筑输出业的黄金时期,订单和合同签到手软。有实力的企业纷纷到中东淘金,“跨向中东”是当时最响亮的口号。 1975年,棒子国公司拿下了伊朗10万套单元房、价值15亿美丽元的合同,1976年,现代公司击败欧美9大着名建筑公司,拿下了大户朱拜乐产业港工程——整个合同款项达9.4亿美丽元,几乎相当于棒子国当年财政总预算的一半。 80年代,棒子国东亚建设公司更是从64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拿下了利bY大人工河一期工程,利比亚大人工河工程被称为“20世纪最大工程”,总工期分为五期,费用达270亿美丽元。第一期工程造价36亿美丽元,历时7年7个月完成。由于提前完工,表现良好,东亚建设公司又拿到了二期工程。

棒子国建筑企业的强大国际竞争力,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个是便宜。这个很好理解,当时棒子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所以它能以成本优势击败大漂亮国、欧洲、小鬼子的建筑公司。还是沙特朱拜乐产业港为例,现代公司报价是9.4亿美元,欧美建筑公司的平均报价达15亿美元。 第二个是活儿好。这个也很好理解,军事化管理,吃苦耐劳,善于攻坚克难,欧美企业不敢接活,棒子国企业敢接,接了还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前完工,三四十摄氏度的沙漠中,其他国家的工人都在避暑,棒子国工人还在浑汗如雨,继续奋战,将东亚人勤劳、忍耐、顽强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 最后一点是政府支持,这个上面说了,不再赘述。 还是那句话,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所谓的发达国家,没有谁是坐着变成发达国家的,即使是最初的殖民抢劫,那也是冒着巨大风险的。

05、红利 棒子国建筑大军进军中东,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石油危机对韩国的冲击,帮助棒子国挺过了难关。 最显而易见的是外汇收入。从1977年到1979年,棒子国企业在中东所赚的外汇,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年平均为9.9%。整个70年代,棒子国的贸易赤字达76亿美元,但是海外建筑业纯利润达56亿美元,填补了大部分赤字,抵消了石油涨价带来的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基建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建筑业异军突起,必然带来机械、设备、建材行业的发展,事实上,棒子国政府曾明确要求海外的韩国企业,尽可能用本国的东西。1976-1981年,棒子国出口中东的建筑机械设备和建材达28亿美元,仅1979年就超过了5亿美丽元。这对棒子国的重工业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刺激。 70年代是棒子国重工业起步的关键时期,通过进军中东搞建筑,棒子国企业积累大量资金,这些资金最后大部分都流向了钢铁、造船、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领域,成了重工业起步的原始资金。

最后,建筑输出业也改变了棒子国的劳动力市场。建筑需要大量工人和技术人员,能创造很多就业岗位。1978年,棒子国向海外输送了10万人劳务人员,其中80%在中东地区,顶峰时期,棒子国在海外的建筑工人达17万人,加上国内为海外承包工程服务的13万人,合计30万人,占棒子国就业人口的2.1%,有效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带动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总之,进军中东搞基建,是继猴子国战争之后,棒子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历史性机遇。棒子国政府抓了这个机遇,不仅摆脱了石油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还顺势实现了迈向重工业的跨越。 80年代下半期,石油降价了,中东建筑市场逐渐饱和,棒子国人力成本激增,廉价劳动力一去不复返,年轻一代的生活水平高了,接受不了艰苦的工作,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开始凸显,这一切,意味着棒子国建筑输出业黄金时代结束。

06、后续 90年代初,棒子国建筑输出业再次振兴,这一次它们换了打法,重点提供高精尖、高附加值成套项目设备、机械设备,雇佣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不再拘泥于中东,而是全球找业务,到1997年,棒子国建筑企业在海外承接到了140亿美丽元的工程合同,达到了历史峰值。 直到现在,棒子国建筑企业都是国际建筑市场上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源自:梦想童年594)

【参考资料】 《论朴Zx政府的中东政策》、《试论20世纪70年代中东“特需”与棒子国经济的发展》、《棒子国开拓海外建筑市场的成功之道》、《棒子国的劳务市场》、《棒子国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经验对华夏的启示》

综上所述,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势力的成功和发展都是努力和机遇的产物,当然如果他们有像何飞一样的超能力人群那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