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话音落下。</P>
台下立刻传出嘈杂的议论声。</P>
“到底密室是怎么形成的?从外部根本没办法为门上锁,而且天窗明明还是封闭状态。”</P>
“我觉的白色粉末是个突破点,既然李某袖口能沾到脱落的粉末,为什么在红色地毯上没有发现?”</P>
“不对吧,怎么看这些信息都不够推出凶手,明显证据不足!”</P>
“给出的信息中并没有固定指向某人有嫌疑,杀人动机又不明显,这怎么找?!”</P>
“肯定是掉了关键线索,越看越觉得无法找出凶手。”</P>
坐在前排经验丰富的大佬们,此时有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过却没人声张。</P>
毕竟这道题明显是周游为同学们所出,他们来做这个显眼包,实在有失身份。</P>
听到大家的疑虑,周游再次开口,</P>
“在案件中肯定会出现一条或多条干扰信息,只有将关键性信息合理整合,才能锁定凶手。”</P>
“而大家认为的信息不够全面,则是希望能提供刑侦技术层面的信息,但我们这起案件,希望大家能通过仅有的已知线索将凶手推理分析出来。”</P>
几分钟过后,见依旧没人举手回答。</P>
周游决定为大家分析一下案子,</P>
“首先我们已知,阁楼画室只有天窗和门两道出入口,既然天窗是封死的,那凶手在行凶后必然是从门口离开。”</P>
“刚刚我们提到,警方在门外通过鱼线等工具做过多次试验,因为门锁生锈的缘故,并不能在外部将门反锁,既然警方做不到,凶手当然也不可能做到。”</P>
“那凶手又是怎么做到,让大家以为门是反锁的呢?”</P>
“我们留着这个疑问,来看下一条关键性线索。”</P>
“李某袖口粘附的粉末是敲门时,门上漆面脱落导致,既然粉末脱落,那为何在红色地毯上未留下粉末痕迹。”</P>
“粉末去了哪里?”</P>
“掉落在地毯上的粉末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轻易处理掉,除非用吸尘器来打扫,但这在当时显然不可能。”</P>
“同样可以排除更换地毯,时间上来不及。”</P>
“所以这样一来,比较有可能的就是,地毯的长度变长了!”</P>
“也就是说,在李某敲门时,地毯的长度并不足以延伸到门的正下方,至少要短两到三厘米,也就是粉末脱落后能掉落的最大距离。”</P>
“而在李某敲完门后,地毯才恢复之前的长度。”</P>
台下同学们有些不理解,地毯怎么可能忽长忽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