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协约国还要同意德军在不解除武装的前提下,撤回德国本土。
这条件比卡尔的还离谱,英法肯定不会同意的。
乔治同意挺火的前提是,维也纳解除武装,由俄军对维也纳实施军管。
卡尔只想保留最后的体面,如果俄军踏入维也纳,奥匈帝国的最后一丝尊严也将被俄罗斯狠狠践踏。
乔治不跟卡尔废话,发电报让布鲁西诺夫加大力度。
9月6号,在重炮和轰炸机的掩护下,第11集团军在装甲战车攻入维也纳。
卡尔没机会给乔治发电报了,一群奥匈军官冲入皇宫,逼迫卡尔退位。
一年半之前发生在圣彼得堡的那一幕,在维也纳再次上演。
卡尔无奈,在退位诏书上签字,奥匈帝国灭亡。
9月7号,康拉德以临时政府名义给布鲁西诺夫发电报,宣布维也纳为不设防城市,不再进行任何抵抗。
奥匈帝国的退出,释放了至少220万兵力,这让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德国雪上加霜。
最多只需一个月,奥匈帝国释放的兵力,就会出现在俄德边境。
9月11号,鲁登道夫在柏林,和刚刚成为德国外交大臣的海军上将保罗冯新策见面。
鲁登道夫承认,德国即将战败。
不过鲁登道夫并不准备投降,他决定将所有德军撤回德国本土,在德国本土修筑工事,继续抵抗。
新策劝说鲁登道夫接受现实,不要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鲁登道夫情绪极为激动,争吵过程中一度昏厥,失去意识瘫倒在地板上。
新策不仅想和协约国谈判,而且想在德国发起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对德国进行改革,将德国改造成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对于时下的德国来说,新策的想法是最优解。
威廉二世却不同意对德国进行任何改革,也不同意接受协约国的要求,只同意在威尔逊“十四点”的基础上尽心谈判。
在对德国的问题上,协约国的意见并不统一。
英国的要求最少,仅要求德国从比利时和法国撤军,并将阿尔萨斯和洛林还给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