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光脚上前线(1 / 2)

奥匈部队由于行动缓慢,给塞尔维亚王国的压力其实并不大。

奥匈帝国的情况很特殊,这个国家的情况复杂到,让人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康拉德虽然志大才疏,他对帝国有着深刻的认识,针对奥匈帝国的国情,康拉德曾表示:匈牙利人是蛀虫,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啃食帝国的根基。

普奥战争结束后,匈牙利向约瑟夫一世提出一个建议,如果奥匈帝国允许匈牙利作为一个独立的王国加入奥匈帝国,那么匈牙利人将承认约瑟夫一世是匈牙利王国的皇帝。

约瑟夫一世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是匈牙利王国就成为了奥匈帝国内部的国中之国。

1873年,匈牙利议会拿到了一票否决权,从此奥匈帝国的内政和外交,乃至军事法案,都必须得到匈牙利议会的同意后,才能在匈牙利王国推行。

在拿到了一票否决权之后,匈牙利在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野蛮推行他们的“马扎尔化”政策,行事越来越极端,最后居然严重到,在匈牙利境内称约瑟夫是皇帝违法,会因叛国罪受审。

这是判了谁的国?

匈牙利王国以帝国九分之一的人口,占据着帝国三分之一的土地。

从1889年开始,匈牙利政府就拒绝承担兵役,大量削减军费,这导致奥匈帝国的战争动员,只能在奥地利境内推行,匈牙利王国根本就无动于衷。

即便没有匈牙利王国掣肘,康拉德的麻烦也已经足够多。

康拉德为塞尔维亚战役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奥军直接强渡多瑙河,向贝尔格莱德发动攻击。

约瑟夫一世为了稳妥,任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总督奥斯卡波蒂奥雷克担任南线奥军总指挥,于是自开战后,奥军就在波斯尼亚山区艰难跋涉,完美浪费了因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带来的优势。

所谓突然性,只存在于大国之间。

塞尔维亚王国进行战争动员的时间比奥匈帝国更早,准备的更充分。

在巴尔干战争中表现出色的王储亚历山大亲自担任塞尔维亚总司令,军队的实际控制权则是在担任总参谋长的拉多米尔普特尼克手中。

普特尼克能回到塞尔维亚,还要感谢约瑟夫一世的绅士风度。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王国宣战时,普特尼克正在奥地利的波希米亚省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