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治粟校尉,是桓熙参考汉代的治粟都尉,随口给出的一个官职,并没有明确的品级。
但舆论效果却是爆炸性的。
士人对此最为不满,张高平不过是一个粗鄙农夫,大字都不识一个,凭什么可以授官。
高贵的士人自然不屑与一名农夫同列。
而张高平被授官后,也被立即送出长安,辗转各地传授技术、经验。
可以想见的是,张高平每到一地,当地的匠人与老农就会知道,一个普通的农夫,就因为进献了这么简单的耕耙耱之术,不仅得了十万钱,更被授予官职,实现阶级的跨越。
那些匠人、老农们见了,谁不得眼红。
有张高平作为榜样作用,想必也能对农业革新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当然,桓熙并不准备重用张高平,说到底,他只是一个连字都不认识的农民,误打误撞从一名老农手里学到了耕耙耱之术,自身除了种田,也没有别的才能。
张高平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劳动生产者,但作为官员显然是不称职。
即使桓熙在事后将他闲置,但张高平从一名普通农民,一夜之间获得财富与权力,也足以被世人津津乐道。
张高平离开后,长安降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周楚带着三万户荆州百姓与五千将士,自风雪中而来。
远远望见白雪皑皑的长安城,北上的队伍发生了点小骚乱,是那些自永嘉南渡以来,迁居在襄阳的雍州侨民失声大哭。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又何尝不是这些人的真实写照。
周楚翻身下马,来到桓熙身前,行礼道:
“末将不负主公重托,将三万户荆州百姓带来了关中。”
周楚离开了桓温幕府,来到桓熙麾下效力,自当改换称呼。
“快快请起。”
桓熙扶起周楚,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