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赚钱也不能忘记提升学历(1 / 2)

那立文的公用电话亭没干上几天,总是遇到熟人。</P>

单位同事,高中同学,还有师范同学和老师。</P>

毕竟,她所处的位置在自由市场的南门。</P>

自由市场有两道门,一个是北门,一个是南门。</P>

南门属于城市中心地带,大多数人都会从这里去市场里买东西。</P>

这要是从前的她,见到熟人一定会不好意思。</P>

然后。</P>

低头假装看不见。</P>

现在嘛。</P>

才不会。</P>

她大大方方地打招呼,热情地请人家进屋坐坐,再请人家吃茶叶蛋。</P>

当然喽,没几个好意思吃的。</P>

不过,看到她这么热情,下次过来总会进屋打个招呼。</P>

那立文和他们闲聊,得到了不少消息。</P>

比如,单位同事张老师周末到教师进修学校学习,自考大专文凭。</P>

现在。</P>

教育行业对老师的文凭要求高了起来,小学老师也要有大专文凭。</P>

她的文凭当然够了。</P>

但是。</P>

她仍然特意跑了一趟进修学校,打听了有没有本科班开班,她想趁着年轻自修个本科学历。</P>

即使忙着赚钱,也不能忘记提升自己。</P>

未来,有了文凭可是落入京城户口的敲门砖。</P>

上一世,她就是因为有文凭才能够在京城落户。</P>

当年,她学的是经济管理本科自修班。</P>

现在,她的想法变了。</P>

问了之后,果然有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本科班,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P>

话说,计算机现在亚布市是冷门,就是在一线城市也没有多少人重视。</P>

但不久的将来可是相当热门。</P>

就说现在的名人史某某,不就是先期靠计算机发家,然后投资保健品,赚的盆满钵满。</P>

那立文一想起电视上天天“脑黄金”广告的轰炸,两个小老人芭蕾舞旋转的令人头晕目眩,便无比地佩服这个牛人。</P>

她在师范时也曾经学过计算机,那时叫做微积分。</P>

当时,整个学校只有一部计算机,是微积分老师专有。</P>

有脸皮厚的同学会去找老师上机操作一番,她的脸皮薄从来没去过。</P>

所以,徒有理论没有实际上机的经验。</P>

本科班主持招生并讲课的还是她从前的微积分老师涂老师。</P>

听说,整个亚布市只有她一个微积分专科毕业的人,现在是市里的红人,连省里都要请她去讲课。</P>

报学微积分本科的人只有那立文一个人。</P>

好啦,这回成了一对一教学。</P>

涂老师很沮丧。</P>

那立文很高兴。</P>

一学期学费才三百元。</P>

三年也就一千块钱而已。</P>

这钱花的太值了。</P>

就是每周末要去上课,一上就是一小天,对公用电话亭的收入有些影响。</P>

那立文开始考虑雇人。</P>

······</P>

没两天,赵亚男又来了,给她带来了好消息。</P>

“那立文,我一回去就找了王局,他答应把车钱结算给你们了。哪天你有空就去一趟,提我就行。”</P>

赵亚男对她说。</P>

“嚯嚯嚯,你的速度还是这么快呀。”那立文抱着她叫道。</P>

赵亚男上学时做事就爽快,从不拖泥带水。</P>

现在,依然是这样。</P>

“不赶紧给你办完,我心里老存着事不得劲儿。”赵亚男回答,然后扒拉着那立文左看右看,“我说姐妹儿,你变了。从前在学校时,你最不愿意别人巴着你搂着你。瞧瞧现在,比我还黏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