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云医生高铁义诊(2 / 2)

无双国医 君子如珩 1100 字 8个月前

有目标,才有动力。

一些人为了一时的出风头,其实是愿意私底下去下功夫的。

当然,成功很难,不能成功的话,这种性格就很惨。

“中医诊脉很讲究,大家都知道,中医的脉象有很多种,诊脉的时候宁心静气,医生是根据自己的呼吸来判断患者的脉搏的,所以往往有一息几数的说法。”

云珩一边观察着中年人,一边讲解。

学生们都静静的听着。

以的脉诊听上去简单,但是确实有门槛的,正如晋安平对晋世杰说的,如果一个人三个月还不能切诊入门,那么这个人基本上一辈子也就不可能学会切诊了。

很多人之所以不理解中医,是因为对中医了解不深。

医学是很严谨的事情,毕竟关乎到人命。

所以在辩证的时候,医生要非常的小心,非常的仔细,不能忽视任何的细节。

可同时,中医又是一个不能具体去量化的医学。

不像西医,用数据就可以说明问题,什么数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中医在诊断的时候,靠的更多的是医生的感觉和经验。

就像是我们练车的时候,教练明明很是明白的告诉你,什么地方给你划了点,到时候你大概在那个点到了车窗多少公分的时候打方向。

可有的人就是判断不准这个多少公分究竟是多少。

就说面色,很明显的面色蜡黄、发白,大多数人都看的出来,可细小的变化一些人就看不出来。

看不出来的时候就觉得很难,其实就是不得其门。

还用开车来说,我们大多数人坐车的时候其实是不怎么记路的,特别是路远一些,哪怕坐的次数多,往往也记不住,可当你开车的时候,走两回你就知道这条路怎么走了,认路看的是什么,依旧又是什么。

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区别。

学中医,一定要结合实际去学,以前大多数人学医,都是先从学徒开始,抓药、采药、炮制,从打杂开始。

这个打杂过程,其实就是实践的过程,先辨明药理,同时记清歌诀,然后跟着老师傅学习。

而现在医学院的教育模式是什么,上课,背书,学理论,最多有一些实践课,辨别一下药材,这个辨别药材还不是每个系都有的。

很多医学生大学好几年,药材都不认识,脉象都没摸过,进了医院,机会就更少了,这种没根基,思维都没有定下来的医学生,其实是很容易被带偏的。

“来,胳膊放上面。”

云珩一边给学生们讲解,一边观察男人,然后让男人把胳膊放在小桌板上,伸手给男人摸脉。

“脉象,是指脉搏的快慢、强弱、深浅的情况.......”

云珩一边给中年男人摸脉,一边还对学弟学妹们说着:“脉象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在摸脉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切记不要着急,不要心慌,凝神静气,不受外界干扰,让自己的心神沉浸进去,去感受患者的脉象。”

“我们自己要呼吸平稳,节奏均匀.......”

“云珩学长,您为什么能一边摸脉一边说话,不受干扰吗?”

有学弟问道。

“很多东西其实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云珩解释道:“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难的就是容易受干扰,自己也不能判断节奏,但是随着临床实践,自己就能慢慢的摸索出规律。”

“就像是我们学习打字一样,最初小心翼翼的,看着键盘,看着电脑也总是找不到键,可时间长了,哪怕你闭上眼睛,不看键盘,也能准确的打出你想要的字。”

说着云珩又叮嘱道:“只不过治病毕竟和打字不一样,错了难以挽回,所以还是要小心谨慎,在实际的临床中四诊合参,要是出现矛盾,可以再次切脉,确认自己之前的诊断是不是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