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人脉圈子(2 / 2)

命运之梦 别山尾 1690 字 10个月前

马丹加的风景不错,临近海边,倒是可以到海边游玩。</P>

还有马丹加的海鲜,也是不错的美食,可以品尝。</P>

想着到马丹加要做的事,时节慢慢进入睡乡。</P>

古蔺再次接到任务,对这一次的任务,他同样感到无语。</P>

临近大三结束也没有多长时间,他已经不想再干班长,零碎的事务性工作太多,让他没有干活的动力。</P>

实习单位这种事也要统计,而且是在大三统计,古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P>

要不是实在不能推,他一定会辞去班长职位,安安心心的做一名等到毕业的大学生。</P>

学生会的事不需要过问,有人帮他解决问题,而班级的事还是要过问,没有人替代他解决问题。</P>

对于统计实习单位,古蔺没有看明白班主任为什么要如此做。</P>

按照规定,学校不参与学生的实习工作,学生自己独立解决实习问题。</P>

学校过问实习单位问题,掩盖着某种目的,只是他看不出来这种目的。</P>

他的实习单位已经找到,也不需要去找,直接去古通公司打杂就可以,跟着员工干后勤的活就可以。</P>

邮件将班主任指示发送到邮箱里,古蔺索性也就不再管这件事。</P>

已经做到这一步,要是看不到邮箱,规定时间没有回复,他在打电话通知。</P>

看一眼身边的两位同学,何劲在写作,创作着他不知道的大作。</P>

程明在浏览国际报纸,每天雷打不动的看《泰晤士报》、《伦敦日报》等报纸。</P>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他就没有自己的事情要做。</P>

拿出笔记本,将他积累的人脉关系梳理一遍,尤其是联系方式,必须好好梳理,确保毕业以后不会因为联系方式而失去联系。</P>

人脉是他最大的资本,只要他人脉圈子里的人,必须在他的圈子里。</P>

那一天这些人成长起来,他的作用就会发挥出来,可以快速和这些人建立关系。</P>

他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同学会从事新闻相关专业的行业,进修的可能性不大。</P>

唯有那些学习财会专业的同学,他们的作用才是最大的,不论是进修还是不进修,都是他最宝贵的资源。</P>

而进修出来的人更是资源,是珍贵的资源,必须保持良好的关系。</P>

但进修就是资历,是身上的闪光点,这种人不需要他来操作,只有那些绝对的大拿,才是他操作的对象。</P>

龙晓华已经到张唐上班,这是他第一次操作大拿。</P>

不清楚龙晓华为什么同意,但毕竟是成功的例子,证明他也是有能力做到的。</P>

龙晓华也是一个山头,人脉圈子很广,或许可以利用龙晓华的圈子,扩大他的圈子。</P>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论感情如何,交换是交往的本质,哪怕交换的是感情。</P>

看着身边的两位,何劲、程明要是成功,走上某一圈子的中层、上层,两个人的圈子也是他可以进入的圈子。</P>

而他提供的不仅是舍友关系,还有其他的利益往来。</P>

感情归于感情,事业归于事业,必须在界限以内做好每一件事。</P>

张记的关系太复杂,可以偶尔借用,他走不进去圈子。</P>

对等的身份也是走进圈子的基础,没有对等身份,无法提供对等交换,那就没有交往的必要。</P>

而以张记位置的层论,他可以借势,突破一下圈子层级。</P>

程明辉是白领的命,参加工作也只能慢慢往上爬,甚至都不一定能够爬上去。</P>

想到程明辉对未来的计划,他想要回老家,不留在魔都,那就更不会交往。</P>

舍友是感情的基石,缺少日夜相处的摩擦,摩擦不出感情。</P>

再次看向身边的程明,古蔺不确定程明是留在魔都还是回老家,他有很多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可以有良好的发展。</P>

不读研深造,也就只有工作这一条路可以走。</P>

何劲虽然想要回老家,进军作家,说不准会有发展,成为作协的一员。</P>

作协被骂的鸡零狗碎,但也不能否认作协的作用,还是管理者作家。</P>

人情世故,本就是人情世故,有能力有底气跳出去,跳不出去还是要加入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在组织的庇护下生活。</P>

鸡零狗碎的生活,组织强于个人,这是无可可否的规律。</P>

梳理好人脉关系,抬头看向讲台上的老师。</P>

心中叹气,对理论知识的渴求已经不重要,现在的他们需要的是未来的方向。</P>

即将踏入社会,生活就不会如同现在一般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