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简若楠的心声,捶煤球的、和煤粉的、搬煤的,全都不约而同停了下来。</P>
滴血认亲这样的名场面,就算路过的狗都要刹一脚瞅两眼。</P>
兵部尚书放下手中的锤子:名留青史先等一等,滴血认亲重要一些。</P>
礼部尚书放下手中的压煤工具,抬手整理衣冠,擦拭煤灰。</P>
衣冠整齐,是对滴血认亲名场面的尊重。</P>
苏首辅停下手中搅煤粉的棒子,看了眼手持笔纸记录“蜂窝煤”诞生的翰林大学士。</P>
只见翰林大学士在《皇帝起居注》上写到:“德元二十年,皇帝和简若楠定远大将军在御书房商议新能源计划——制作蜂窝煤,据传,蜂窝煤燃烧时间是一般煤球的三倍,着火快、无烟无味、成本低廉,是利国利民之利器。</P>
不仅皇帝、一品大学士,就连太后、皇后、后宫嫔妃也纷纷出力。</P>
正在此时,三皇子求见,大家还没来得及见证蜂窝煤的效果,却要先见证皇帝和三皇子滴血认亲......”</P>
作为“蜂窝煤”幕后总指挥,简若楠吩咐:“快,将蜂窝煤堆到一边,工具、粘合剂拿出去,椅子摆中间来,听我说,这样摆。”</P>
曹德贵一招手,御书房外一群小太监涌进来,将散落一地的煤炭、煤渣、粘合剂运了出去。</P>
没一会儿,御书房算是打造出和某知名电视剧“滴血认亲”一模一样的场景,唯一不同的是,御书房墙角堆了一排做好的蜂窝煤。</P>
想必“滴血认亲”完毕,第一批做好的蜂窝煤正好干了,可以燃烧试试效果了。</P>
【哇卡卡卡,本将军真是运筹帷幄、见缝插针啊!】</P>
太后:“......”</P>
德元帝和太后坐在上首位。</P>
下方依次坐着皇后、贵妃、良淑德三妃、仪嫔,六部尚书没有座位,站到了嫔妃们身后。</P>
简若楠也没坐,她站到了颜贵妃身后。</P>
大家按照简若楠的安排坐好,德元帝才吩咐道:“让老三进来吧。”</P>
~</P>
三皇子站在御书房门口,看着往外搬着煤块和奇怪工具的小太监,眉心紧皱。</P>
“父皇。”</P>
三皇子尚在孝期,一身素衣,身上没有多余的配饰,就连眉宇之间也透着几分愁绪。</P>
三皇子跪下,向德元帝和太后请安。</P>
不知道是不是还没走出贤妃逝世的哀伤,三皇子身形颤颤巍巍,如寒风中一叶飘零的枯叶。</P>
与之前在光屏里和幕僚们议事事那意气风发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P>
德元帝先是将三皇子上下打量了一番,并没有让他起身。</P>
呵,朕的儿子,还有两副面孔啊。</P>
太后揉着手指上的护甲,脸上毫无波澜。</P>
整个御书房陷入诡异的沉默,就连墙边不合格蜂窝煤裂开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P>
大概十秒之后,太后开口道:“怀儿,快起来让哀家看看,怎么清减了这么多?”</P>
三皇子犹豫了一下,才摇晃着撑着身子缓缓站起来,一米七五、一米七地走到太后身边,“孙儿不孝,让皇祖母担心了。”</P>
声音柔弱,招人怜爱。</P>
太后拉着三皇子的手,轻轻拍了拍:“怀儿,哀家知道你孝顺,可你也不能糟蹋自个儿啊,看看这瘦得,连路都走不稳了。”</P>
说到这里,太后也跟着愁绪上涌,眼眶发红。</P>
“是不是没有好好吃饭啊?你母妃要是知道你这样,怕是在九泉也不能安心。”</P>
三皇子哽咽道:“孙儿不孝......”</P>
太后和三皇子一唱一和,给原本就气氛诡异的御书房染上了一抹淡淡的愁绪。</P>
气氛烘托成功,上一届宫斗胜利者·太后抿了抿嘴。</P>
孩子都这么可怜了,还要滴血认亲?!</P>
也不怕伤了父子和气。</P>
忽然,一道心声传来——</P>
【哪里瘦了,虽然三皇子孝期没吃肉,但烧饼吃得多,分明是长胖了啊!】</P>
【果然,减肥的时候千万别吃碳水啊!】</P>
【还有,他路走不稳是因为鞋子里的增高垫垫歪了。】</P>
太后:“......”</P>
三皇子:“......”</P>
六部尚书:还得是咱抄家小宝贝火眼金睛、明察秋毫!</P>
一切魑魅魍魉,在抄家小宝贝面前都无所遁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