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个月,他明显能感觉到承平帝对他日渐疏远,虽然明面上看还是器重如初,可内心的那份信任是否也如此呢?</P>
“卑职参见大将军!”</P>
谢宣回头,只见一名年轻的将领恭敬地站在身后,一身明亮、崭新的盔甲更衬得人神采奕奕。</P>
“你是......”谢宣看此人面生,一时也没想起来他是谁。</P>
“卑职是新任的左威卫指挥使张书贞啊!”</P>
“哦!”谢宣这才想起来,前几日老方帮他卖了几个禁军指挥使的名额,每个五十万贯,让他狠狠赚了一笔,其中就有这个张书贞——张书伦的族弟。</P>
“嗯,好好干,以后有升职的机会我会优先考虑你们的。”谢宣敷衍了两句便要离开,哪知张书贞却叫住了他。</P>
“大将军,卑职——其实是家里让卑职再跟大将军打听一句,是否还能再买个指挥使的名额,如果十二卫没有了,神武军的也行,区区一百万贯张家还是拿得出来的......”</P>
“等会儿,你说多少?”谢宣的脚步戛然而止,猛地转头。</P>
“一......一百万贯啊!不是一百万贯一个名额吗?难道又涨了?”张书贞不明所以,忐忑地答道。</P>
一百万贯!</P>
方吉甫跟我说的是五十万贯!</P>
谢宣的眼里冒出了火光,张书贞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在谢宣骇人的逼视下浑身哆嗦了起来。</P>
好在谢宣也没有再说什么,转身气鼓鼓地离去了。</P>
回到衙门后,谢宣便让人去寻方吉甫,却得知方吉甫今日告了假,说是身体不适。</P>
不过谢宣也没有在此事上纠结多久,就在这日傍晚,一封八百里加急军报送到了枢密院,由于正副枢密使都领兵在外,属官不敢怠慢,直接将军报呈送御前。</P>
东吴犯境!</P>
就在昨日凌晨,东吴愗州都督董肇突然举兵犯境,大军突袭了淮州榷市,军民损失惨重,如今榷市所在的江防县已为吴人所占,榷易使丁造失踪!</P>
承平帝深夜急召祁翀、杜延年、林仲儒、柳明诚、谢宣进宫议事。</P>
事实上祁翀已经知道了淮州的变故,几乎就在承平帝收到军报的同时,他也收到了周掌柜的飞鸽传书。</P>
“老韩,给老周回复,让他先保护好自己的安全,钱和货物什么的都不重要,如果淮州确实已经到了危急关头,那就尽快后撤,总之人命最大。”祁翀一边穿着朝服一边吩咐道。</P>
“是,殿下!要不要让人去迎一迎周掌柜他们?”</P>
“可我现在抽不出人手啊!”</P>
“让慕青他们跑一趟吧!”</P>
“也好,你去跟他们商量就好。”</P>
“诶!”</P>
急匆匆赶到宫中,果然议的便是东吴之事,除了祁翀之外,其余人俱都大惊。</P>
还是杜延年首先冷静了下来:“陛下,江北大营尚有刚毅军驻防,朝廷只需派遣一员猛将赶赴江北大营主持大局即可。”</P>
“那谁去合适?”承平帝问道。</P>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谢宣。</P>
“臣愿往!”果然谢宣上前一步道。</P>
“你准备带多少人去?”</P>
“京城如今只剩下了十二卫,臣欲带六卫人马前往!”</P>
“六卫?那京城岂不只剩下了六卫三万人驻防?陛下,拱卫京师的神武军已经全部调出,臣以为此时禁军十二卫万不可轻动,否则京城护卫力量大为削弱,万一再有异动,如何保护陛下万全?”林仲儒立时焦急地出言反对。</P>
“那林中书的意思难道是要我不带一兵一卒只身前往?如果东吴此次是以举国之力来犯,区区刚毅军三万人如何能抵挡的住?大江沿线关卡众多,别说三万人了,便是六万人都守不过来!去年楚王以刚毅、勇毅两军守大江,也不过是跟东吴势均力敌,如今勇毅军调往北方,只剩刚毅一军,若再不增兵,缺兵少将的,这仗还怎么打?陛下一向善于用兵,当知臣所言不虚。”</P>
谢宣据理力争,众人都不敢再争辩,毕竟,他们也都没带过兵,对大江沿岸的情况也不了解,确实不好随意多言。